大哥最开始带他,只是想让他撑撑场面。

谁知道他这个愣头青竟然冲了上去,最后被人揍得鼻青脸肿,还是大哥叫人给他捞出来的。

虽然结局惨烈,但是心思赤诚。

大哥叼着烟,看着眼睛肿到都要睁不开的王国富,说:“行,今后我拿你当真兄弟。”

“那之前都是假的吗?”王国富嘴里都是血,万幸牙都还在。

口齿模糊地问。

大哥被他弄得愣了下,笑起来:“反正现在是真的了。”

一回生二回熟。

王国富在读书上没什么天赋,在打架上倒是学得很快。

毕竟他经历的都是实战,没有任何理论基础,被打到就是一身伤。

王国富才知道,电影里拍的都是骗人的。边境这些地方,真的打起来,没人讲规矩。谁都不知道对方会不会突然就从哪里掏出一把折叠刀,也根本组不成任何阵型。

前后左右都是人,大家穿着差不多的衣服。

打着打着,根本分不清敌我。

看似N对N,其实1对N。

在这样高强度的训练下,王国富越战越勇,渐渐在边境有了名气。

认识的人会喊他一声富哥。

真吉利。

听起来就能赚大钱。

初中毕业以后,王国富就不读书了。

父母也没意见。

这里的大多数人最后都是这个选择,他们让王国富去家里的店铺帮忙照看。

一次店里来了小偷。

没偷他们,把游客的手机偷走了。

村子虽然地处偏远,又靠近边境,治安混乱,但当地村民都有自己谋生的手段,条件还算富足,对这种偷鸡摸狗的事情同样看不惯。

王国富起身追了出去,成功帮游客夺回手机。

为了感谢他,游客不仅买了几样东西,还额外给了他两百块钱。

那个年代,两百块不算小钱。

这件事为王国富打开了思路。

他在边境打架这几年,钱没赚到,名气不低。他不想每天蹲店里帮父母看门,就借着以前攒下来的人脉,做起另一门生意。

专门帮被偷东西的游客找回失物。

有时是手机、手表,有时是钱包、护照。

这样过了一年,攒了些钱,落了些伤,打架的水平还有所精进。

明明还是个孩子,走街上,却连叔叔辈的人有时见到他,都要笑着点点头,招呼句“富哥”。

王国富依然爱去台球馆。

他成了这里的常客。

不过招待他的人从老板变成了一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叫阿彩,是老板的女儿。

阿彩和王国富完全不一样,听说她学习很好,在市里最好的学校读书,全校第一。

这段时间放假,她回来帮忙看店。

阿彩身上有一股和他们都不一样的、干净的气息。

不是味道,而是感觉。

王国富第一次知道,原来有知识的人是如此出众。她只是低头在收银台后面站着,但是每个进门的客人,目光都会不由自主地被她吸引。

王国富不知道怎么形容。

就是一眼看过去就觉得,她一定是个文化人。

阿彩不喜欢台球馆的环境,也不喜欢这里的客人。虽然她没有说出来,但是淡淡的语气和刻意保持的距离,都能让人感觉得到。

可却-->>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