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万岁爷的话,五天前已经向英武军和尚武军各运送火枪一万杆,子弹各四十万发,手榴弹五千枚,榴弹炮因为不足十门,所以还未向各军发放。”

朱慈炯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如今两座小岛上的军工厂制造火枪和子弹的工艺已经彻底成熟,三四万人日夜不休赶制枪弹,每月能生产火枪两万杆,子弹百万发,尚武、英武两军驻地因为离南京最近,所以装备的最晚,但是到这个月为止,大明九军每一军的火枪都超过了一万五千杆,也终于具备了发动全面平乱之战的本钱。

朱慈炯迟迟不对李自成和张献忠动手的主要原因就是各军枪械弹药装备不足,先期生产出来的枪械优先供应给了林森的逐日军和黄得功的神武军,其余各军手里的枪械最多只有一个卫,没有火器优势,朱慈炯对于这些几乎没上过战场的新军没有半点信心,所以他宁可等,推迟发动平乱战争,也不能为了局部优势而产生无法掌控的变数。

好在这一天没有让他等太久,至于榴弹炮就是个意外之喜了,说实话他一开始对芦延龙挺失望的,拥有全套的图纸和制作工艺,身为当代铸炮宗师级人物,在朱慈炯看来榴弹炮和迫击炮最多一年时间就可以进行量产,可前前后后差不多两年!榴弹炮才问世,而且还无法量产,这对朱慈炯征伐天下的计划多少造成了些许影响。

好在造枪的杨大匠没让他失望,要是杨伏堂也和芦延龙一样,那不要说是朱慈炯对左良玉等四镇动手了,恐怕登基之初想的第一件事就是该选那条路逃跑,否则多半就要和历史上的弘光一样,困死南京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芦延龙铸炮的速度虽然让朱慈炯很不爽,但榴弹炮的质量和威力还是让他比较满意的,明末时期威力最大的大将军炮,重达千斤,能射十斤左右的铅弹铁弹,射程最远可达五百步,但是运输起来极其不便,野战行军几乎就是一个累赘,所以一般都用于守城或是护卫重要关隘。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