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秀琐事,忠心体国办好手里的差事方为正道。”

“臣等遵旨。”

朱慈炯看向史可法说道:“史可卿随朕去御书房议事,其余人等都退下吧。”

“恭送陛下。”

御书房内,朱慈炯一直紧绷着的神经总算是松了下来,心里也在暗自庆幸,多亏了半个月前去见了父皇一面,说服父皇亲笔拟了一道赐婚诏书,否则今天想要让这几个大臣知难而退,满朝上下心服口服还真有难度,那个高老头没准真能在御阶上溅上满头血,他的光辉形象在春秋工笔下说不得也得留下不光彩的一笔。

和朝堂比起来,朱慈炯还是更愿意在御书房内议事,现在每个月两次的大朝会和原本定期改为不定期的小朝会,朱慈炯是越来越懒得参与,一帮子大臣要么找出各种各样鸡毛蒜皮的小事来跟你扯皮,要么就是更例行公事一样来汇报,朝堂上说了一遍还不算,下了朝这奏折跟雪片似的恨不得把你给埋了。

朱慈炯越来越能体会大明为什么会弄出这么个太监批红制度了,纯粹就是给这些无关痛痒的奏章给烦的,所以让司礼监的太监先看一遍,把那些个不重要的鸟事和皇帝不关心的小事全部剔出来随便批复了了事,真正关心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只要皇帝不是像天启那样喜欢殆政的木工,基本还是亲自批复的,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为啥动不动就一二十年不上朝,估计也是不厌其烦的缘故。

朱慈炯现在也是一样,真正能够影响到民生乃至推行各种政治措施,都已经习惯在御书房召见内阁和各部阁高官去办理,之所以还时不时上朝,纯粹就是在外朝百官面前露个面混个脸熟,省的史书上把他说成和嘉靖和万历一样,最后把圣武之治的功劳全部堆在内阁的头上。

朱慈炯径直走到御案前坐下,看见史可法要行礼,挥了挥手道:“史爱卿乃朕之肱骨,大明柱石之臣,你我君臣齐心大明方能长治久安,这里也没外人,繁文缛节的能免则免吧,自己搬张凳子坐。”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