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道路,陈光先的话不少人都听到了,他身边的英俊少年便是此届会试皇榜头名,如果不出以外,殿试过后,此子只要有七八成的希望进入头甲,没准就是本科的状元,大明政坛上一颗新星即将遥遥升起!

望江楼的小二早就跑了回去,这段时间在望江楼留在墨宝的士子数十上百,放榜之后,望江楼第一件事要做的便是将中榜士子的字帖给找出来然后裱好,等到金殿放榜之后,根据名次再将这些字帖分别挂在显眼的位置,以供食客瞻仰。

朱慈炯的那首诗写的很不错,只可惜这年头不缺好诗,缺的是名头,就好像当朝宰辅史可法若是写了一首不说驴头不对马嘴,至少是意境、文采很一般的诗词挂在这里,食客看了以后谁敢说不好,只怕被吹捧上天都不算有多稀奇。

同理,如果一个名不经传的士子题了一首诗词,哪怕有李易安之婉约,有苏东坡之豪放,挂在这里,也一定会有人评头论足,指出其中不足。

朱慈炯题的诗是随便抄的,比起张正卿的不差,但如今张正卿已然夺取皇榜头名,他的诗比起朱慈炯的诗,按身价论高了何止百倍,更何况朱慈炯题诗的时候连名讳都未留,更加不可能得到望江楼东家的重视,没拿去引火估计都是看在张正卿一起题诗的面子上了……

但不管是张正卿、陈芳远还是其他中榜士子,他们如今都不会有其它心思,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猜策论题,当然对于真正的饱学士子来说,功课自不必备的那么细,但分析天子可能会出题的大致方向还是要做的。

毕竟殿试对于所有的中榜士子来说才是真正的临门一脚,闯过去天高云阔,踏上仕途,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理念,但闯不过去,那么也唯有一年半以后再来,机会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均等的,以才学定仕途!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