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御手洗冨士夫点了点头,对这个说法表示了认可——已经在米国工作了二十年的他,当然理解这种生产组织模式,因为这种模式其实并不新鲜,在其他很多的行业中也早已进行过推广和验证,比如世界知名的米国运动品牌耐克,从建立的第一天开始,就采用了这种无工厂的模式,而耐克在市场上的成功表现也证明了这种模式的成功。

而且就在IT业界,准确地说,是在半导体生产业界,由“矩阵”实验室的核心联盟单位“香江华芯微电子”也在CES展会上向全行业推广了这种模式,通过将近一年来的实际运营,已经证明了这种模式的可行——在米国,有一股新的风潮正在兴起,很多有创意的个人或者小团体开始借助这种模式研发生产自己所需的芯片,整个行业呈现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局面。

不过,这种模式如果只将自己的客户圈定在中小企业范围内的话,自身的成长也会受到极大的限制,越是大批量、同型号的订单,越能体现出这种模式在生产组织、集中采购方面的优势,还能降低这家工厂的获客成本,而这样的订单,也必然出自大型企业之手。

他将自己的想法提了出来,并立刻得到了谭振华的赞同。

“御手洗先生,你是一个很敏锐的人,立刻就发现了这种模式的关键点,不过这也应该是我的一项优势吧,在这个行业中,我有很多好朋友,我们“矩阵”实验室中的一些核心企业,比如“Midoor”联盟中的企业,有很多都已经是国际知名的大企业了,他们都正在慎重考虑我的建议,将在这座工厂建成后,逐步把产能转移过来,比如你们倭国的索尼正打算投产的新一代数码相机、东芝公司的笔记本电脑产品,所以,只要工厂运营管理得当,我觉得我应该不会缺乏客户的。”

谭振华的话提醒了御手洗冨士夫,自从1985年的CES展会之后,这个庞大而广泛的,包含个人计算机软硬件、半导体芯片、数码光电等领域众多企业的“Midoor”联盟就渐渐浮出了水面,在“矩阵”实验室用一连串划时代的产品宣告了其拥有的先进科技,并用开放灵活的知识产权授权方式震惊了业界之后,越来越多的品牌企业选择加入了这个联盟,就他所知,米国IT业的半壁江山都已经被囊括在了这个联盟的版图之内,而按比例来说,倭国加入企业的可能更多——在CES上亲自出席了发布会的索尼、东芝毫无疑问是这个联盟的第一批成员,而已经进入了工信部入围名单的那几家倭国企业,也很可能悄悄选择了成为这个联盟的成员!

还有尼康。

这个在数码光电领域、半导体制造设备特别是光刻机行业的当今霸主,该领域佳能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也很有可能是这个联盟的成员!

不然,如何解释“华芯微电子”里安装的光刻机都是尼康呢?虽然那些都是准上一代的,采用了436纳米G线光源的产品。

因为1985年华夏公布了自研的436纳米G线光源的分步式光刻机,所以,这种最细加工线宽达到了0.5微米的光刻机,正好是“巴统”组织规定的,允许向华夏出口的产品技术上限!

在将所有这些事都在脑海中过了一遍之后,御手洗冨士夫忽然得出了一个令他吃惊,却又越想越觉得可能的推测——那些已经入围的企业,难道都是“Midoor”联盟的成员?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