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1135章 隐身斗篷(2/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取某个更加重要的性能需求而做的妥协,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样的性能需求,值得米国人为这款飞机做出如此之大的妥协呢?”

“难道就是你说的雷达隐身?”

“也只有这种可能性了。”谭振华答道:“雷达散射截面(RCS)是度量飞机雷达回波强弱的一个物理量,比如F16,我虽然没有做过测试,但按照它的体积外形,可以大致估算出其RCS值大约在3-6之间,而我们的“飞豹”战机因为体型较大,我估计要超过10,可能达到12左右,如果是民航客机那样的大型飞机,其RCS都要达到几十甚至上百。根据雷达工作的基本原理,RCS值和雷达探测距离的关系是:雷达有效探测距离和RCS的四次方根呈正比关系。打个比方,假设F16的RCS为3,而某型雷达对3平米RCS目标的探测距离是200公里,那么对0.065平米RCS目标的探测距离就只有76.7公里。假设我能设计出一款RCS很低的飞机,比如将RCS降到0.01这个级别,那么现役的雷达几乎不可能在中远距离上发现我,而我却可以悄悄地潜伏到对手的附近,然后从容地瞄准锁定,如此一来,对手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想到了那种光挨打却无法还手的可怕场景,马哈穆德和陈义坚心头的那抹寒意再次涌现,在沉默了片刻后,马哈穆德追问道:“埃里克,你如何能确定米国人那架神秘的飞机就是出于降低RCS的目标而设计的呢?”

“就因为它采用了不规则多边形的外表面。”谭振华答道:“在得出了这个假设后,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和参考文献,发现苏俄人早在1975年就提出了“雷达隐身战机”的概念并做了一些研究,其结果公开发表在其某本权威的航空杂志上,这篇文章中提出,采用多面体外形、锯齿状机体结构,可以引导雷达波向两侧折射;通过对外形的精心计算,还可以使反射波集中于水平面内的几个窄波束,而不是像常规飞机那样全向散射,由于波束很窄,探测方的雷达将无法获得到足够的连续回波信号,以至于无法判断回波究竟是飞机目标还是瞬变噪声。”

“但那是苏俄人的研究成果啊?”

“我都能通过公开的渠道检索到这篇论文,米国人会检索不到吗?”谭振华反问道,顿了顿他又补充道:“而且根据坠机的地点我们还可以得到另一个结论:米国人不但已经完成了这款战机的研发工作,甚至已经将其列装了——顺便说一句,我个人认为,这款战机的试飞工作很可能是在著名的UFO胜地格鲁姆湖基地也就是51区进行的,而在那里流传的大量UFO事迹也很可能与这架神秘的战机有关。”

屋内又陷入了沉寂,过了半晌,马哈穆德才幽幽地问道:“埃里克,这就是你说的战机的盾牌?”

“雷达隐身不仅仅是战机的盾牌,有时候,它还是隐身斗篷,而获得了这件装备的,一定是极度危险的刺客。”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