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1581章 科技就是战斗力(下)(2/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意干扰时,这些序列的抗干扰能力就比较差,而实现这种干扰最典型的手段就是对“码序列”进行预测后进行跟踪干扰,也就是“蓝军”在演习中采用的手段——监测并掌握“红军”的电磁频谱特征。”

“蓝军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在蓝军的装备序列中,已经完全淘汰了模拟设备,而全数字设备与模拟设备之间的差距,就像“59式”与“88式”坦克之间的差距那么大。”谭振华举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后解释道:“在应用了全数字电路后,“蓝军”方面具备了较强的电磁情报主动性,通过大规模诱导“红军”进行战场通讯的方式,成功收集到了海量“红军”通讯设备的频谱特征,在有了海量的基础数据之后,“蓝军”就能够以C3I指挥系统中的主计算机超强的算力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对编码规则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测,而我们知道,以模拟电路为主的通讯设备,在应变能力上是比较差的,它基本只能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规则来做有限的调整,这就给“蓝军”实施有目的电子干扰带来了足够的操作空间,“蓝军”还装备了可以在空中实施大规模电子干扰的成套装备,并在接触战即将打响之前,成功实施了这一作战计划,彻底切断了“红军”师级指挥部与各级作战单位之间的通讯联系,而我个人认为,这才是演习中最重要的胜负手。”

三位听众默默点头,确实,相比坦克大炮直升机这些“硬货”武器,“红军”与“蓝军”差距最大的,就是对战场制电磁权、制信息权的控制力,别的不说,就看眼前这顶单兵头盔就知道,“蓝军”为了在这方面领先花掉了多少血本——他们甚至将这种看起来绝不便宜的电台装备到了每一名士兵!

“装备到了每一名士兵的,还不止夜视和通讯设备。”谭振华又拿出了一个小小的,带着天线的小盒子道:“蓝军的每一名士兵、每一台车辆上,都携带了这种微型信息终端,这台终端上内含GPS信号接收系统,通过这台设备,他们能够实时知晓自己当前位置的经纬度,配合事先录入在信息终端内的数字地图,他们对自己身处的位置和周边的环境以及敌人的部署了如指掌,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他们绝不会在战场上丢失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丁伟接过了这台小小的信息终端,拿在手上掂了掂,又对着上面大大的屏幕把玩了一会儿后问道:“这也是咱们华夏自己制造的设备吗?”

谭振华耸了耸肩膀道:“严格来说,并不是,这是米国苹果公司于1993年推出的消费级掌上电脑,名叫“牛顿”,“蓝军”装备的是经过特别定制的版本,不过呢,它采用了我名下一家位于伦敦的名叫ARM的公司研发的CPU构架,CPU、内存和闪存由我名下的“华芯微电子”代工制造,而整机则由另外一家我名下的企业“富士康”进行代工组装,操作系统采用的是“矩阵”实验室授权的精简版“iDoor”系统,嗯,要这么算起来,这东西算是咱们华夏自己制造的,也没差太远。”

丁伟默然半晌,终于长叹一声道:“谭博士,我这回真的服了,你说的不错,科技,就是战斗力啊!”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