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不是偶然,这肯定是被人精心设计的局!

谭振华虽然人已经不在米国很久了,但在米国的江湖上,依然流传着他的传说……

要说动莫尼卡·莱文斯基“勇敢地站出来”,只需要填上一张支票,让师兄李亚楠走上一遭华府而已。

而在与史凯夫·梅隆通过一个电话之后,共和党的“钱袋子”家族族长,自然知道如何将这桩绯闻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就像当年西拉里女士刊发的那篇文章《下一颗子弹将射向谁?》般振聋发聩。

“乔治·沃克·布希,祝你好运,未来的总统先生,还有,未来的国务卿莱斯博士,也祝你好运。”

谭振华默默地送上了自己的祝福,同时转向了郭钊德道:“时间到了。”

……

当米国政坛被一只突然闯入的“性感小野猫”搅得天翻地覆之际,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已经发动。

战争的起因,依然需要追溯到几年之前。

1994年,随着“矩阵”实验室推出的“Netscape”浏览器并将其内嵌在“IDoor”系统中免费提供给用户,以及WorldWideWeb网页的出现,互联网开始从一种专用工具转向公众,电子邮件更是以其快捷和高效的特性逐渐取代传统的邮政系统,到了1996年,对大部分米国公司而言,一个公开的网站已成为必需品。

初生的互联网具有免费、即时、世界性等资讯特性,并且具备双向沟通能力,人们很快便意识到,这将是一个改变世界的伟大开始,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各种商务活动及全球性的即时群组通讯很快便蓬勃发展起来,这些概念迷住了很多人,他们认为这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商业模式将会兴起,并期望成为首批以新模式赚到钱的人,第一代“互联网英雄”由此诞生。

事实也的确如此,互联网这种可以大大降低人们的沟通宣传成本的工具,大大改变了商业的运作方式,它可以即时把买家与卖家、广告商与顾客以低成本联系起来,很多公司因此而受益,当然,也顺理成章地吸引到了不断寻找各种新经济增长点的风险投资基金的关注和积极参与,他们寄希望于能从这个新兴的行业中,发掘出一座座金矿。

的确有一部分风险投资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比如投资了思科这样从事互联网设备制造企业的人,再比如投资了如“雅虎”这类搜索引擎和门户网站的人,他们的投资都获得了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回报。

财富故事总是激动人心的,一时之间,在偏爱高科技公司的纳斯达克市场上,加上了“.COM”标签的公司几乎无一例外地受到了资本的热烈追捧,很多初创企业都获得了极高的估值,原始股东们的个人身价也伴随着股票成功上市的钟声而在一夜之间翻天覆地,硅谷几乎每天都会诞生新的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豪。

公司有了钱,自然更加注重自身的形象包装和宣传,于是在1999年1月17日举行的第三十三届“超级碗”全米橄榄球职业联赛决赛场上,所有的广告位置被网络公司们包圆,而20家电视转播节目赞助商中,有17家都是这类企业,平均每家需要为短短30秒广告支付1000万美元!

而随着“互联网新贵”们不断涌现,硅谷附近的house(单门独院小别墅)开始一天一个价地上涨,豪车游艇更是遍地开花,“互联网新贵”们大都年轻、受过良好的教育,但这不代表他们不喜欢享受物质生活,在被金钱和欲望以及美好的前景刺激起来之后,他们更加挥霍无度。

这一切,像极了80年代中后期的倭国。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