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记忆的可靠程度,如果当真出了什么岔子,那他就罪过大了。

李伟忙摆手道:“不是不是,不是出了什么岔子,是郭教授他,他已经一个多星期都没出过实验室了。”

“啥?”谭振华以为自己听错了,那老头儿已经70多岁了,一个多星期不出实验室能受得了么?他吃喝拉撒怎么办?不用睡觉啦?虽然自己制定的时间表确有些紧,可也不能这么拼命吧?”

李伟嗫嚅着解释道:“吃饭都是我们几个学生到食堂打好了送进实验室的,不过我看郭教授也就是随便巴拉两口,他还在实验室里搭了一架行军床。”

谭振华一听就急了,一拉李伟的胳臂问到:“实验室在哪儿?快带我去,不能让郭教授这样下去了,他年纪那么大,身体怎么能吃得消!”

李伟听谭振华这么一说,马上回过味来,二话不说,领着谭振华直奔材料实验室而去。

谭振华和李伟匆匆推开了实验室的门,一股刺鼻的味道顿时扑面而来,熏得谭振华差点摔了一个跟头,李伟抱歉地冲他一笑,说道:“咱们这个实验室里有个烧结的炉子,各种材料烧结的时候难免会产生些异味,习惯了就好。”

谭振华能说什么?80年代初期华夏的大学实验室,有点经费就全拿来添置必要的仪表设备了,哪有闲钱用来改善实验室的环境?什么通风、除臭、降尘、除湿这些,那是想也不用想。而且恐怕除了有限的几个重点实验室和校中心计算机房,连空调也见不到几台。

从好的方面来说,这是广大科研人员艰苦奋斗,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下一点点攒出了华夏的科技树,当然也有不好的一面。

这不好的一面就是华夏的科技往往在许多涉及精密制造的领域建树不多,比如精密电子、精密机械、精密材料制造等等,而这些领域往往是对环境要求相当高的领域。

这一情况一直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才逐渐有了改善,华夏也渐渐跟上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步伐,不得不说,广大华夏科研人员从骨子里天生的那种对环境的“低要求”也是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

谭振华心里想着这些,然后就看见了郭教授,当场就被吓了一大跳。

这还是自己上次见到的那个神采奕奕、与自己侃侃而谈、讨价还价的郭教授吗?

面前这人,形容枯槁,脸庞消瘦,眼窝深陷,胡子拉碴,头发凌乱,嘴唇因为缺水而裂开了好几个口子,上面还有点点的血迹,白大褂上也是东一块西一块地也不知沾了些什么被染得五颜六色,身上的味道更是难闻。

他见到谭振华也不惊讶,“呵呵”一笑说道:“振华,你来啦?你等等啊,我这边一炉新材料马上就烧结好了,等我测完了数据再跟你说话。”

谭振华眼泪都要下来了,他也不理郭教授,对着李伟命令道:“李伟,你马上找几个同学过来,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立刻把郭教授架出实验室,给他吃顿好的,然后让他理个发洗个澡好好睡一觉,你今天要是办不到这些,你们后续的研发经费一毛也别想要了!”

李伟倒是听话,谭振华这么一说,立马转身出门找人去了,他也实在不忍心郭教授再这样下去了,平常他不敢违背自己老师的意思,现在得了谭振华的指示,正好借这个机会让老师强制休息一段时间,这可是课题大金主亲自下的命令,就算是强如郭教授也不得不屈服吧?

谭振华说罢扭头就出了门,也不管门里的郭宜城在那儿“谭小子、姓谭的你什么意思”地乱叫,他这次出来的目地本来是散心,没想到才到了第一个地方就让他感觉更加的郁闷难当。

华夏啊华夏,你培养出的都是些什么样的科研人员?他们为什么要这么-->>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