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线,“不列颠宇航公司”其实是非常欢迎的,在他们那边根本不存在任何的阻碍,哪怕购买方是如罗玛尼亚这样敌对阵营的国家,对么?”谭振华总结道。

“是的,按照我现在得到的各方面信息来分析,的确如此。”说到这里,马峰山也听出了一点味道,随即补充了一句:“但是,我看部里对米国的“麦-道”情有独钟,而且两边已经接触了那么久了,老郭提出的“BAC”计划虽然看起来不错,但是已经错过了时间,所以,按照我的看法,成功的概率非常的小。”

“为什么成功的概率非常小?”谭振华明知故问。

马峰山犹豫了一下才答道:“振华,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可你觉得,按照我们国家现在的经济状况,有可能同时上马两种定位几乎完全一样的飞机么?更何况还有很多人为因素存在?”

“所以,这就是个钱的事情了?”谭振华追问道。

“钱当然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还牵涉到其他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合作主体的选择、主管领导的意见、用户,也就是民航那边的想法等等很多的方面。”马峰山答道。

谭振华点头道:“我明白了,那么我再问一个问题,马总,假如,我仅仅是说假如啊,有人愿意投资这个“BAC”的引进项目,完全不要花国家和部里的一分钱,合作主体当然避开现在已经成为漩涡中心的“魔都飞机制造厂”,而选择您原来的单位“西京飞机制造厂”以及“3603所”,甚至已经准备好了现成的用户,那么,这件事情能成么?”

马峰山听罢难得地展颜一笑道:“振华,你这个假如,也实在太离谱了吧,你知道要引进一条飞机的生产线需要花多少钱么?你知道造好一架飞机要花多少钱么?你又知道买一架飞机要多少钱么?如果真有人能出这笔钱,部里白得一条飞机生产线,那还不得乐开了花?”

谭振华却难得地没有跟着笑,而是追问道:“马总,我不知道您刚才说的这些要花多少钱,您是这方面的行家,所以,您能告诉我么?”

马峰山闻言顿时止住了笑声,疑惑地问道:“老郭、振华,怎么回事,你们说真的?”

郭蓉玮冲着马峰山一耸肩膀,摊摊手道:“我什么都不知道,你问他。”

谭振华笑道:“马总师,您就先当是我们闲谈,反正说说也不会怎么样,您就教教我。”

马峰山心中越发惊诧,不过谭振华说的也对,说说也不会怎么样。于是,他低着头盘算了一会儿道:“我刚才估算了一下,按照当初也就是1975年的时候不列颠的开价,整条装配生产线的花费大约4千万英镑,所有专利和工艺图纸的转让授权,大约还需要1千万英镑,再加上技术指导费用等各项开支,还需要大约1千万英镑,而如果需要引进部分关键零件的生产设备并对西飞厂进行技术改造,那可能还要追加3-4千万英镑的预算。”

“那就算一亿英镑好了”,谭振华总结道。

“那可不够。”马峰山说道,“因为刚开始的时候,不列颠方面肯定会要求所有的零件都由他们提供,也就是在“不列颠宇航公司”内部被称为“One-Elevens”的套件,这一套下来,就跟一架整机的出厂价格差不多了,按照“BAC1-11-500”现在的目录价格大约2千万英镑一架,那么“One-Elevens”套件不会低于1千五百万英镑,而你至少还得准备2架的钱,也就是3千万英镑。”

1亿3千万英镑,按照现在英镑与美元的比价,就是大约2亿2千万美元,谭振华虽然被这个巨大的金额给震撼了一把,不过,好歹也在他的预料之中,所以脸上还能保持平静。

接下来,他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马总师,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