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438章 建个博物馆(2/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家也能捣鼓出来就好了!”陈义坚叹道。

他这么叹,的确是有感而发,华夏的空空导弹,自从1955年从老毛子那里引进了其“K-5M”进行了仿制并命名为“PL-1”以后,已经走过了20多年艰难的历程,“PL-1”被空军戏称为“够不着”,是因为其火箭发动机工作时间极短,而有效制导时间也只有12秒,且只能沿着飞机雷达波极小的波束照射范围内寻地,所以,战士们宁可用机炮或者火箭弹也不愿意用它,至少,用那些玩意打出去了不用为了照射目标而待在原地挨打。

而随后的“PL-2”,其研制过程就颇有些戏剧性了。

1958年9月24日,华夏大陆“歼-5”编队与台岛空军24架“F-86”编队在浙海闻州地区上空遭遇。飞行员王自重因掉队被12架“F-86”围困,他沉着冷静地以单机击落敌两架“F-86”后,终于因为寡不敌众,被后者携带的AIM-9“响尾蛇”导弹击落,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实战中空空导弹取得的战绩。

当天“F-86”发射的AIM-9中有一发未爆炸,坠落入海后被华夏渔民发现并打捞了上来,华夏当然如获至宝,立刻组织人马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研究。

那个时候,正是华夏与苏俄展开了空前论战的当口,不过论起两国关系么,还没有彻底撕破脸皮,属于藕断丝连的状态,所以,这件事情不出意外地被老毛子知道了,并立刻派了两批专家接连来华并迅速达成了交换协议,华夏将这枚基本完好的“残骸”交给苏俄再补贴一部分粮食和其他轻工业品,交换条件是苏俄将“米格-21”的全套生产资料提供给华夏,并且承诺将苏俄仿制版本的这款导弹全套资料也提供给华夏。

老毛子这次没有食言,他们很快在这个残骸的基础上研制出了“K-13”空空弹,华夏仿制后,将其命名为“PL-2”。

这款来源神秘的空空弹其性能对比“PL-1”有了不小的进步,所以说,“米帝掌握核心科技”这句话,在某些特定的时间线上,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过,这毕竟只是一款红外寻地的近距格斗弹,而老毛子的仿制手艺也潮了点,再被华夏更潮的手艺一折腾,所以,成品虽然算是比“PL-1”好使了些,可也有限。

而华夏首次进行中距弹研制的尝试,则要追溯到1966年的3月,原本是为“歼八”所做的配套研发工程,可惜,历经十余年的技术攻关,直到现在,也还没折腾个明白。

所以当陈义坚听说谭振华打算买几发“天空闪光”回来的时候,不由得心中暗想,这要是成了,凭着大家的关系,求上一发拿来拆开了“参考参考”,咱们华夏的中距弹,岂不是就见到了曙光?

谭振华当然能猜到陈义坚现在的心思,其实,这原本也是他想做的事情之一,机和弹,那是构成空中武装力量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弹更加的重要。所以,在华夏的保密体系中,一向有“机是机密,弹是绝密”的优良传统。

于是,他看着陈义坚的表情,轻笑着说道:“中距弹啊,其实,我正想搜集齐了建个博物馆呢……”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