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528章 何去何从(2/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毁誉参半。

客观来说,此人曾经尽力维护华夏利益,洋务图强,然而这些都无法改变当时的华夏日渐落后的现实。

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无奈国家羸弱,他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步的表现,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战争处于不利情况时曾主动用最小代价来达成和解等,都是他努力维护华夏利益的一面。

但他也有非常多为人诟病之处,比如过于避战和重视海防而愿意牺牲整个新疆放弃疆防;与倭国的甲午战争中指挥失误导致军舰在威海卫被全歼;与高卢战争胜利后反而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等等。虽然这些不平等条约和做法受制于各种客观条件,但他依然要为这些事件的误国行为承担很重的责任。

尽管责任并不全在他,但是他的确是辫子朝末期,在各种不平等条约上签字最多的华夏当权者。

而且,他在早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杀戮过重;倡导的洋务运动虽然奠定了华夏从农业国走向工业国最初的一点基础,但并没有改变华夏继续沦落的现实,这也让他在历史上的评价黯淡了不少。

至于雅各布所说的“华夏首位总统”一事,则更是让他被不少人诟病的原因。

上世纪之交,华夏北方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而这项运动将主要的斗争矛头指向了带给华夏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西方列强。

1900年6月,辫子朝不顾自身的羸弱而向十一国西方列强宣战,此时,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邮政大臣盛宣怀等即商议如何保存东南各行省的稳定,避免列强有借口入侵;同时密议盘算倘若北京失守而天子、太后不测,当由李鸿章出任总统支撑局面。

此举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同时,他们也默认了李鸿章成为华夏首位大总统的地位,可惜的是,这位老先生最终还是选择了忠于那个封建没落的腐朽王朝,从而将青史留名、改变华夏历史进程的绝佳机会拱手让人。

这个人物以及这些历史事件,在华夏稍微读过些历史的人都知道,所以,当雅各布提到了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这件事情,谭振华立刻就猜出了这第一位合作者的名字。

真是想不到啊,鼎鼎大名的李鸿章,竟然是罗斯柴尔德家在华夏的合作者!

这就难怪了,难怪此人身后竟然留下了高达4000万两白银的身家!

而雅各布提到了这位的名字,显然也是想从侧面证明,成为罗斯柴尔德家的合作者,能够获得的巨大好处。

这,显然是一个无比香甜的诱饵,无论是传说中的洛克菲勒、摩根,还是雅各布亲自证实的李鸿章,他们都从与罗斯柴尔德的合作中,获得了巨大的好处,成为了一时的霸主。

那么,自己应该何去何从?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