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技术谈判,都将由您来负责。”

“那可太好了!”贲放兴奋地朝天挥舞了一下拳头,40多岁的人脸上居然露出了孩童获得心仪玩具般雀跃的表情:“终于有机会全面了解PD雷达的所有构架了,这个机会,比什么都好,振华,谢谢你!”

谭振华当然理解他现在的心情,对于独自在黑暗中摸索的贲放来说,没有什么,比一架现成的PD雷达能带给他的帮助更大,也许,仅仅只需要看上一眼,听上几句,就能解开萦绕他心头的诸多疑问,点亮他前进道路上的所有路灯。

在谭振华前世的网络上,也曾经有人调侃般地说起过华夏工程师们的某项“特异功能”,这项“特异功能”有一个别出心裁的名称,叫做“看一眼就怀孕”。

什么意思呢?

就是老外的很多先进技术,要想防着华夏人给学了去,那就得遮挡得严严实实的,连看都不让华夏工程师看一眼才行,否则的话,要让华夏工程师们施展这项特异功能来看上一眼——那您就瞧好吧,明天就给您还原仿真出来,后天就给您山寨成白菜价。

这话虽是调侃,可现实却也好像的确如此,就拿刚才谭振华忽悠宋文华的那个“DSI”进气道来说吧,这项黑科技是米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于1990年代早期最先开始研究的,而实际投入使用一直要到2006年首飞的F35A上才正式装备,在这之前,只有1996年12月改装的一架F16对其进行了飞行技术验证,按说别的国家要对其进行“研究和仿制”,至少也要等到F35A首飞之后吧?

但这事儿蹊跷就蹊跷在,2001年9月就冻结了技术状态、2003年8月31日首飞成功的华夏——巴铁联合研制的FC-1枭龙战机居然也采用了这种先进的进气道!

于是就有好事者总结道:“一定是某位华夏工程师施展了这个“看一眼就怀孕”的特异功能,看了一眼F-16DSI进气道验证机的外形照片,就生下了FC-1枭龙战机这个崽儿……”

而且还有一个确凿无误、不可辩驳的证据支持这个论点:你看枭龙之后,除了在苏俄家苏30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歼16,华夏自研的所有战机,甭管是用来做什么的,一律都配上了同款进气道,连最廉价便宜的教练机都不放过,这不是兔子先山寨后白菜的一贯作风么?

其实前世也身为工科大牛的谭振华知道,网上的这些段子,也就只能当段子看看而已,实际的情况是,华夏的科学家们最善于追踪、总结国际上最新的技术动态,而在判断某项技术有可能成为今后的技术发展方向后,会立刻进行相关课题的预先研究以为其工程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拿贲放来说,PD雷达,在4014所没有获得任何国家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就已经进行了长达5年以上的预研并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只是缺少实物的参照而在某些方面尚未突破而已,而这样的突破,往往就在灵光一现之间。

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灵光一现,其最好的催化剂,也许就是传说中神奇的“看一眼就怀孕”的特异功能之中,看上的那一眼。

现在,谭振华已经将催化剂端上了桌,还有那本现在被贲放随意扔在了行李箱中,回国看完后却必然大惊失色的《谭振华笔记》加持,更有陈义坚的需求催动,那不论是万事还是东风,都应该具备了吧?

PD,这款华夏期待已久且需求急迫的雷达,这款让您在前世攀上事业与名声顶峰的雷达,贲老师,您也该怀上了吧?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