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合作呢?”

“这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实在太小了。”汤姆·迪莱答道:“尽管模块化设计已经开始成为潮流,但由于飞机这样的特殊商品对适装性的要求非常高,所以事实上每一个型号的飞机,即便达到的是同样功能,但其上的分系统还是会有所不同,而要更改或者重新设计它所要投入的成本实在太大了,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没有哪一家公司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所以,在我们已经与麦道达成协议的所有机型上,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就像波音不会随便将给霍尼韦尔的订单交给我们一样。”

史凯夫点点头,对迪莱的这个说法表示了赞同,他虽然不是技术方面的专家,但这些最基本的道理还是懂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罗克韦尔每年花掉的天文数字般的研发费用都到哪儿去了?

获得了史凯夫认可的汤姆迪莱继续说道:“其次,如果我们与谭先生达成了协议的话,按照一般的大客机研制规律,他们也有很大可能在相同的时间里吸收BAC的生产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自行设计的大飞机的研发——我听说,这次参加BAC计划的人中,有一位华夏的客机专家马峰山先生,而他正在华夏负责的另一个自研大飞机的项目,并且这架名为“运十”的飞机已经完成了首飞,这两个项目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而如果这个推测成立的话,那么,以华夏目前的状况,新飞机很可能获得国家的支持从而获得大量的订单,这应该也是我们罗克韦尔名正言顺地进入华夏的最佳时机。”

史凯夫显然有些心动,却还没能立即下定决心,皱着眉头陷入了深深的长考,汤姆·迪莱却在这个时候将自己思考已久的心里话说了出来:“先生,我认为,如果我们继续站在麦道一边,也只不过是维持住了和一个客户的传统友谊,而如果投资谭先生,我们有可能赢得的是整个华夏。”

迪莱的最后一段话终于打动了史凯夫·梅隆,与竞争激烈的米国和欧洲传统市场相比,已经打出了开放旗号的并且拥有着广大的国土面积和数倍于米国人口的华夏,在资本家的眼中,简直就是这颗蓝星上最后一块待开垦的处女地,而仅仅就罗克韦尔来说,所擅长的领域也绝不仅仅是航空那一小块专业领域,最让罗克韦尔国际公司引以为傲并且也是对公司利润贡献最大的,其实是它的工业自动化部门。

而这块领域,不正是在国际市场上急迫地寻找着一切领先技术的华夏当前最急需的么?

如果能借助这位小朋友的力量,让罗克韦尔国际的触手深入到目前根本没有像样竞争对手的华夏,那么滚滚而来的利润……

而且,梅隆家族的旗下能拿的出手的企业,又何止是一家罗克韦尔国际?

米国铝业、海湾石油、国民钢铁、威斯汀豪斯电气、固特异轮胎橡胶、梅隆银行……这些梅隆家族旗下响当当的企业,不都可以沿着这条路顺势进入华夏?

身为梅隆家当代家主的史凯夫·梅隆仿佛看到了一条金光闪闪的大道,正在眼前展开。

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那么汤姆,你去告诉我们的小朋友,他的前两个条件我都答应了,而第三个条件我也会尽全力去试试,但那个条件的最终决定权并不在我,所以我不保证能够成功,当然如果不成功的话,我也会推荐几个米国知名的航空业内高官以供他选择。”

“好的先生,我这就去办。”

见到史凯夫·梅隆终于接受了自己的建议,汤姆·迪莱也暗暗松了口气,在史凯夫先生身边兢兢业业工作了很长时间的他,终于等到了一个梦寐以求一展拳脚的机会。

谁都没有想到,他原本仅仅是被派来协助处理一件家族中旁系子侄的小事,而这件被其他人不屑的小事,现在却逐渐演变成了可以影-->>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