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有了你们的帮助,我们才挺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时光。”

唐纳德·道格拉斯再次叹道:“C-47,驼峰航线,已经遥远的仿佛历史的尘埃了啊。”眼神却一下悠远起来,仿佛记起了自己青年时代的万丈雄心和青葱岁月。

1941年底,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倭寇为了迫使华夏政府投降,采用了各种手段阻断同盟国对华夏的物资援助,而对这些援助流入华夏的主要通道城市香江和仰光实行了持续轰炸,接着又切断了滇缅公路,使大量的援华物资无法运进华夏。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为保证二战亚洲战场上对倭寇作战的军备物资,华米两国于1942年初决定联合开辟新的国际运输线,举世闻名的“驼峰”航线就此诞生。

“驼峰航线”西起印地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横断山、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丽江白沙机场,进入华夏的南云南高原和西川省。这条航线全长约800公里,所经过地区的海拔平均在4500~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达到了7000米,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

由于当时的运输机采用的都是活塞式发动机,这样的海拔高度基本达到了飞机的极限,航线途径高山雪峰、峡谷冰川和热带丛林、寒带原始森林、气候十分恶劣,强气流、低气压和冰雹、霜冻的侵袭是家常便饭,飞机在飞行中随时面临坠毁和撞山的危险,再加上途中必须经过几个倭寇占领区上空,更增加了被敌机骚扰袭击的危险。

“驼峰航线”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次悲壮的空运,每一位出任务的飞行员都会在出发之前写好遗书,因为没有人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回来。而根据战后的统计,盟军一共在这条航线上损失了超过1500架飞机、3000名英勇的机组人员,其中包括168名华夏飞行员,损失率超过80%!

长达三年、8万余架次的飞行换来了85万吨战略援助物资和超过3万名国际战士进入华夏,空中英雄们无畏的牺牲有力地支援了华夏抵抗倭寇入侵的伟大事业。

战争结束后的1945年,米国著名媒体《时代周刊》这样描述驼峰航线:在长达800余公里的深山峡谷、雪峰冰川间,一路上都散落着这些飞机碎片,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这些铝片会在阳光照射下烁烁发光,这就是著名的“铝谷”——驼峰航线!

而在损失掉的这1500余架运输机中,道格拉斯公司制造的C-47占了至少一半以上!

所以,谭振华对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的创始人——老唐纳德·道格拉斯和他的继任者,他的儿子小唐纳德·道格拉斯说出的那番话,虽然有作秀的成份在内,却也肯定包含着真正的感激之情。

因为他知道,尽管在驼峰航线的后期,随着机体更大、载重更多、能飞得更高的寇蒂斯C-46运输机的加入,C47逐渐退出了“驼峰航线”的主力运输机种,但是在这条悲壮的航线开辟之初,道格拉斯公司出品的这款飞机,是唯一能在这么高海拔执行任务的飞机!

也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这款飞机的优异性能支撑,米国绝对不可能下定决心开辟这条华夏的生命航线!

小唐纳德·道格拉斯终于结束了自己的回忆,他摇了摇头,略带自嘲地轻声说了句:“埃里克,请原谅,人老了,就会更多地活在往事里,而你刚才的话又勾起了我的回忆,所以我有些走神了……那么好吧,小伙子,让我们来谈谈正事,我猜,你跑了那么远,绝不仅仅是为了和我聊聊这些成年旧事的吧?”

“是的,道格拉斯先生,我来找您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表达我对道格拉斯的崇敬之情,也是为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