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831章 运十的归宿(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思考了一阵之后都在微微点头,显然觉得还是有一定可行性的。

这给了谭振华继续说下去的信心:“你们想啊,这架已经飞了不少个起落的01号机虽然并没有完成全部的试飞,但基本的一些飞行性能还是经过了验证的,我上回听马总师和吕书记都说了,他们对它的安全性其实蛮有信心的,要不也不敢开着它给哈市送菜啊?对吧?”

屋内几人交头接耳了一阵,最后吴达观开口道:“振华你说的好像有点道理,不过我们几个都不是搞飞机的,这事儿说不准,要不,我们把老马找来问问?”

说做就做,几位都是雷厉风行的人,立刻就开始打电话到处询问马峰山的下落——最近正是“BAC”生产线开始试运行的日子,马峰山人肯定是在西京的,就是不知道他现在在哪儿忙活着。

很快,人就被找到了,而马峰山一听说是这个事,马上就答应放下手上的一切,立即赶过来。

又等了一会儿,人到了,风风火火的马峰山甚至连板凳都没来得及坐下来就说道:“我同意振华的意见,“运十”改“试飞台”,我觉得没问题。”

刘大想忙道:“马总师,我们都知道你和运十的关系,不过咱们现在讨论的可是纯粹的技术问题,你可不能掺杂进个人感情因素啊!”

马峰山顿时把脸一板道:“老刘,你把我马峰山当什么人了,我就是从技术角度考虑了才会这么说的。”

吴达观则道:“马总师,那你给我们说说?”

马峰山点头,这才坐下来,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开始解释道:“从技术上来说,这架运十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结构强度不足且工艺流程不标准,这也是它之前最受人诟病的两条。做为它的总师,我也检讨过原因。结构强度不足是因为这架飞机的承力结构件尺寸过大、加工精度要求过高,而华夏目前却没有能够加工这类零件的设备,只能采用先加工成小尺寸零件再用焊接拼接成型的方式,这样做出来的结构件,重量控制困难且对内部结构强度都有很大的影响;而工艺流程不标准则导致了零部件的标准化程度太差,维修保障困难。”

说完了这最致命的两条,他又转脸看了一眼谭振华道:“还有一个,是振华去年提醒我的,“运十”是一架4发的中型客机,而在民航运输业竞争激烈的今天,这种飞机天生的高油耗导致了其在特别讲求经济性的商用市场越来越不受待见。这三大缺陷,是“运十”项目失败的客观原因,不过——”

他说到了这里,环顾了一下屋内凝神倾听的众人,用非常肯定的语气道:“如果要拿“运十”来改成“飞行台”的话,那,这三个毛病就一个都不存在了。”

吴达观追问道:“为什么?油耗的问题我们先放在一边,前两条问题可是实实在在的,难道天生的毛病还能治好么?”

“当然,”马峰山信心十足地说道:“首先,关于这个结构强度。“运十”原先是按载客150人的客机标准设计的,所以,必须在规定的起飞重量内,预留足够的供载客的空间和重量,这就造成了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不得不限制结构件的重量——也就是说,目前的状态,已经是我们能对该机进行结构补强的极限了,但你拿来做“飞行台”就不一样了,你所要承载的重量肯定会比装150人要小得多得多了吧?虽然用小尺寸零件焊接而成的大尺寸结构件的确有安全隐患,但是,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做结构补强啊?反正也不用载客了,那飞机也就不用考虑乘客的舒适性、载重了,可以把客舱里桌椅板凳什么的附属设备全部拆掉,算好了实验设备的重量留出来,其他的重量就可以分配给补强结构用——其实我早就算过,只要能允许再增加个几吨的空重,那这个问题也就不能成其为问题了。”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