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这个重要的潜在客户,要我说,得将获得民航的认可,放在第一要务来执行!”

王清平想了想答道:“振华,你说的道理都对,我也懂,可说句不怕你笑话的大实话,民航和我们三机部之间,闹的龌龊事也不是一桩两桩了。”

他说的这个情况,谭振华当然知道。

远的不说,就说“运十”,民航恐怕是最坚决的反对者了。

还有西飞厂自己搞的“运七”。

这架从1966年正式立项的飞机,西飞厂磕磕巴巴搞了整整16年才终于在1982年7月通过了国家正式批准得以设计定型。之后又和民航打了1年半的官司,才在今年春节之前拿到了民航局正式颁发的适航证。

嗯,接着,民航就给西飞厂下订单买飞机了,数量是——1架。

要说这种事情王清平心里没火,那怎么可能?他就算是泥捏的恐怕也忍不住吧?

“他们就是典型的崇洋媚外!”王清平忍不住发了牢骚。

“也不能这么说吧。”谭振华倒替民航喊了一声冤,“毕竟对民航来说,最重要的其实是安全、避免飞行事故的发生,因为民用航空器一旦发生事故,必然导致恶劣后果,而这些后果他们可是第一责任人。”

“外国的飞机就不会发生事故了?我看那不列颠的三叉戟也不怎么安全么!”王清平依然愤愤不平道。

“呃,那个,王厂长,咱的BAC可也是不列颠货……”谭振华颇有些尴尬地说道。

王清平这才觉得自己有些失言了。

“BAC”在他西京厂产线上不假,可现在正在组装的这一架是全套的不列颠进口散件,就连铆钉都是进口的;而正在推进的华夏自有原料上机,目前还只限于飞机的少部分零部件和材料,占整架飞机全部零部件原料的比重不高,且所有准备上机的材料都需要送到不列颠去进行检测认证,获得别人的许可之后才允许上机,至于其上复杂的机载电子设备,那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替换成国产货。

“所以王厂长,这其实是我们的优势啊!”谭振华意味深长地说道:“我们的对手,必然是波音和空客,他们是非常明确的外资企业,而我们可是具有双重身份的,善于利用好这一点,可是大有帮助的呢!”

他一边这样说着,一边心中暗想,张振中先生,我费了那么大的周折才搞定了你,也是时候让你证明自己的能力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