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是的,总统先生,我请教过仰光大学地质矿物学的教授,他告诉我,如果想要得到确切的结果,必须进行现场勘探。”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拿下那个地区?”苏貌问道。

“是的,上将先生,如果想要证明这条传言的真伪,我们必需那样做。”

苏貌上将点了点头,将视线转向了吴乃温。

他没有说话,但是吴乃温却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对他来说,苏貌上将的意见非常重要。

当年仰山与吴乃温共同创立缅军的时候,苏貌还仅仅是一名年轻的排长,可40年后的今天,随着老人的凋零或者逐步退隐,苏貌已经成为了那一辈人中除他之外硕果仅存的人物。

与1972年就辞去了军职的吴乃温不同,苏貌从未脱下过军装且随着年龄资历的增长职务也步步高升,40年来,经他提拔任用的人已经遍布缅军的各个部门,其中很多都身居要职。

苏貌的政治立场相对温和,很少主动与人争斗,更从不掺和进各种势力的斗争中去,他的这种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方法反而让他赢得了普遍的尊重,无论是如丹瑞那样的少壮鹰派还是如吴钦纽这样心机深沉的家伙都愿意与之搞好关系,这也让他成为了平衡和协调政府内特别是军方各派势力的最好人选。

所以他才能坐稳了国防部长的位置很多年。

虽然“国防部长”这种听起来大权在握的吓人职位,在各国都普遍是一个虚职,并没有多少实际的军权,大多数也就管管后勤,比如我们的谢赫三王子殿下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但是,这也能充分说明苏貌的资历、威望和影响力。

今天,苏貌的意见明显带有倾向性,这表示他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以至于必须做点什么来缓解。

吴乃温当然能理解其中的原因。

上一场战争是缅玉政府军输了,而且输得很难看。

虽然那是由丹瑞擅自发起的,并没有得到正式的授权,也仅仅动用了缅军中部军区的一部分力量,但输了就是输了,丢了缅军的面子。

也必然让军方,特别是以丹瑞为代表的鹰派人物心怀愤懑。

为了保持政局的稳定,这种情绪必须得到宣泄,军方也急需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鼓舞士气。

由于已经在联合国的监督见证下,与鲍启侠、彭佳声、都宰部签订了停战协定,在没有借口的情况下贸然撕毁显然是不合适的,这口怨气,也只能找别人来承受。

那么现在,打出了“掸邦共和国”这种分裂旗号、以贩毒为业、且可能占据了一座金矿所在地的昆撒,不正是最好的出气筒么?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