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吏治的结果是将些个过分腐败的官员大张旗鼓地下狱抄家,杀儆百从来都是最划算最有效的计策。

  天下永远不缺能人,而是真正的有识之士难逢弊绝风清的天下。

  落马、上位,降职、晋升,革旧鼎新改弦易辙,朝廷上下派如火如荼的新气象。大齐是否能成就盛世尚待后观,但这场吐故纳新的风潮已是空前繁盛。

  有人雄心万丈,有人志气高昂,有人踌躇满志,有人跃跃欲试。

  可有个人,偏偏和这前景蒸蒸的朝野显得格格不入,总是独来独往,风轻云淡。

  或许他已位极人臣故而欲求。

  与这位王爷共事已久的朝官都知道此人向来如此,说他仗势轻人,他也不曾表露过什么轻蔑之,说他自傲,你若主动攀谈,倒也平易近人。只是那场政变,疑形成了种隐隐的威慑,让他们由衷地对此人更加敬而远之,不敢招惹。

  新任的官员对他的事迹多少有耳闻,于是也跟风避远。还有个重要原因,皇帝对这位王爷并不如他们想象的宠信倚重。

  官场不会因为日益澄清而有人丢弃察言观的本领。

  所以没人闲的刻意去琢磨他,更别说奉承巴结。

  相安事即是大幸。

  而因此产生的唯后果唯与曲相关。自从渊澄再度踏进点翠楼成了常客,当年日进斗金的景象去不复返。

  虽远不至于关门大吉,可是曲生气啊!

  气他白顶了个威威大齐硕果仅存的王爷头衔,整日的就待在酒楼,居然没个官来拍他的马屁!

  若非看在饭钱之外的打赏够丰厚,曲早把他凉边去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