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雪见大榕树下聚着不少香徒,大家提笔在红纸上虔诚地写下心愿,而后往榕树上一抛,流苏和心愿一起挂在枝头。
念雪见了也想许愿,抬头笑语盈盈地对南洵说:“南洵哥,我们也写呀?”
“你去吧,我在这等你。”
他站在念雪身后不远处,见小人儿郑重地写下心愿,围着榕树转了几圈,好似在寻一个“地利”,而后抬头奋力往上抛,落在高处。
小人儿看着自己的心愿落在暂时无人及的高处,满意的拍拍手。
往南洵哥走去。
只见一僧人向南洵哥走去,边走边说:“一询大师,好久不见。”似是故人。
南洵见来人也只是淡淡地说:“我不是什么大师,方丈认错人了。”
说完朝念雪走去。
方丈也有那么一瞬恍惚,修剑道的道人,几人不识一洵,况且这么一个名修,还生得俊秀,眉目如画;两人曾在一场清谈会交谈过,不论样貌、才气,都让人过目不忘。
原来南洵哥不止不认她,连同剑道、江湖故人都抛却身后。
这么一想念雪有些释怀,又不完全释怀。
师父为何不再修道而做起郎中了呢?
是因为她吗?只听说过误人子弟,还没有听说过子弟误师的。如果师父是因为她而毁了修行,那她真的罪大恶极!这辈子给师父做牛做马,都难以回报。
两人开始下山,念雪满腹思绪,只听一妇人轻唤:“南大夫......”
念雪抬头看,是一端庄大方的少妇带着一个小姑娘一起上山:“南大夫,好巧啊,你也来爬山啊......”
南洵点点头,道:“很久没有来了,来看看日出。”
少妇道:“半闲寺的日出日落都很美,只是我家姑娘也起不来,我们也就只能这个点上山了......”边说还边看向一旁的念雪,落在身上的友善的打量的目光。
念雪也向妇人嫣然一笑。
闲谈几句,两人就继续下山,一路上遇到不少到医馆看过病的人,都向南大夫热情打招呼,和不约而同般地落在念雪身上的友善的打量。
两人下山后还早,一起去市集买菜回家烧饭。
一个卖菜的婆婆对南洵说:“南大夫,这还是我第一回见你和别人一道来市集买菜呢。”说着打趣笑着看向念雪。
念雪也笑着看向卖菜的婆婆,忽略语气里打趣,认真夸道:“婆婆,你的菜种的真好,这菜叶子都好新鲜啊!”
“小姑娘嘴真甜,这小黄瓜送你了,回去拌着糖吃,清甜又爽口......”
“谢谢婆婆,但还是要付钱的......”正从身上掏出小钱袋子,南洵已经递过钱了。
“哎呀,都说送小姑娘吃的,下次还一起来婆婆家啊......”
婆婆坚持不收,两人也只好作罢,谢过菜婆婆。
买过肉,路过水果铺子,南洵低头问念雪:“吃些什么水果?”
眼下正是青梅、樱桃时节,不论是青梅煮酒,还是一口一个甜脆的红樱桃,都深得念雪心。
南洵也了然,抬手装了一大袋子已经洗净的红樱桃递给念雪,自己手上也挽了一袋子青梅。
从水果铺子出来,恰逢卖花人提着花篮,歌叫于市。
念雪跟了上去,小小的竹篮里宛然一个小春天:牡丹、芍药、木香、蔷薇、海棠、白玉兰......姹紫嫣红。
念雪最终给自己买了芍药,给师父买了白玉兰。
两人一手蔬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