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黄方真劫 第二百八十五章 法宝(1/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太平君身为道陵君亲传弟子,对罗霄宗道法传承的完善、宗门基业的开创,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更难得的是,太平君为罗霄宗定下的这千秋之功。

其实自从道陵君飞升后一去不回,太平君隐约就对这世间天地造化怀有疑虑,因此太平君在道陵君传授道法根基上,创立“仙界、阳间、阴间”的三界论。

仙界自然是方真修士飞升超脱之后的去处,可此等成就非凡人能证,唯有自觉超脱能悟,而罗霄宗所要做的,便是调理阴阳、扶正祛邪,在阳间炼就“天真清阳之气”,让方真正法遍传阳间。

而阴间则不同了,亡魂去往的黄泉轮回之所,在太平君身处时代几无人能解,哪怕是方真修士,对死后去处也多无所知。最终太平君萌动了与郭岱如今一致的愿心——亲下黄泉。

太平君为此做足一切准备,他本人给继任罗霄宗掌门的弟子留下心印,在自己亲下黄泉后,对外宣称太平君飞升成仙。若此去黄泉之后,凭心印感应,寻觅不到转世之身,说明太平君能够滞留黄泉之中,继任掌门来日亦要随之亲下黄泉,追随尊长。

如此代代相续,继任罗霄宗掌门者,都要担下此责,无论是因意外遭劫身死,还是自行主动解化形骸,最后都要前往黄泉,追随太平君打造阴间世界。

罗霄宗调摄阴阳的根本用意,其实也是面对灭世劫波的一种手段。和虚灵选择众生神魂聚合一身而遁逃不同,太平君认为大量凡俗生灵尚未得闻正法,而且罗霄宗掌门也没有修炼《蜕化解形》这种邪法的可能,所以要将整个天地世间完全保下。

确切来说,是将流变聚合而成的天地万物,从大梦之主那里分割开来,成为一片真正周行不殆、独立运化的天地世间!

太平君其实也是取法于金阙云宫,只是他所图甚大,光是玄黄洲五境之地,就是何等广袤?此绝非区区几名长生修士能可庇护。

而且阳间世界还仅是物性形质轮回流转,还需要有另外一股力量维持众生神魂轮回转世。

与凡夫俗子寄望于鬼神不同,以太平君当年的修行与经历,太清楚所谓鬼神到底为何类属。黄泉轮回本质上并无主宰,乃是因循造化玄理而运化,那么身为长生修士、初窥玄理,太平君自己能否干涉黄泉轮回呢?

太平君惊才绝艳,除了师尊道陵君所传,自己修行证悟广摄各家,他为了印证自身修为法力,能飞上两万多丈的高空而创出《元磁极光》,便可明白他的愿心之坚与创见之广。

但太平君也从未因此自恃高强,他很清楚,仅凭自己一人恐难干涉整个黄泉轮回,所以他在继承掌门之位时,留下秘传心印,要求每一代罗霄宗掌门都要亲下黄泉。

可这桩事情还是出现了意外,那便是遇着了另一位更加超卓不凡的传人——重玄老祖。

要知道,太平君身处两千年前,彼时玄黄洲甚至未有五境之分,绝大多数黎民百姓在中境一带起居繁衍,仅有少数蛮族散居四方。那时候玄黄洲的风土人情也与后世不同,无论是凡人亦或修士,主要面对的还是各种魑魅魍魉、妖异精怪,以及反复无常的水土气候。

可等到了重玄老祖入门修行之时,器用物力远胜以往,五境渐分,亦有王朝更迭,更别说各种方真宗门此起彼伏,罗霄宗门人面对的情况已是大为不同了。

比起打造阴间世界,重玄老祖更明白阳间世界的变化无常,先后有邪兵出世、北境血云天、净教横行等祸殃,若罗霄宗不加以鼎革新制,调摄阴阳两界的大计将难以推动。

所以并不是重玄老祖违背了自太平君以来传下的秘传心印,而是他的愿心比此更为广大坚定,直接压过了秘传心印。

但重玄老祖自己没有亲下黄泉,也不是就-->>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