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后点头道:“与比干相比,苏大胡子算得上是个很讨人喜欢的臣子。比干太直。苏大胡子内直外圆。”

秦朝道:“因此我说纣王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皇帝,但越了不起的人劫难越大。如果纣王可以度过那一劫,至少不在圣人之下。”

话一转,道:“你真不想回去了,也不用左苏大胡子来,右苏大胡子去呀!”

高太后笑道:“他连官都不愿意做了,你叫我怎么叫他?”

叹道:“英雄气短,红颜薄命。”这显然是针对秦朝上一句。

秦朝心想:“你爱怎么叫就怎么叫,我管什么管?别又比古人还迂腐!”

沉默了一会,道:“东坡先生招来的青少年中,有一个叫叶梦得的少年,不知你注意到没有?”

这一回,不免又借了历史的光。

不借白不借,借了也不怕白借。

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书,对叶梦得有裁然不同的评价:有说是依附蔡京的奸臣,卖国求荣,参与过元佑党籍碑的制定;有说他连蔡京都敢直言反驳,非常正直和爱国。

高太后笑道:“那确实是个很有潜力的小伙子。

他提出引进流民的策略,与官人所见略同。

大乱一起,流民大增,引进流民既可减轻朝廷负担,又可增加琉球的人口,特别是咱汉人。而且选在这个时候,只要给流民一口饭吃,负担最小。但活人无数,功德巨大。”

秦朝比叶梦得想得更深更远更早,早在一个月前便提出了‘引进流民,治水开荒。’之策。

琉球人口稀少,田地稀少,但荒地极多。主要是缺少治理。

大部分地方水道混乱,蓄不住水,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

如果有上万流民一起动手疏通那些水道,筑堤建坝,整修水塘、水库,消其激流,引水灌溉,一月可开发良田几十万亩。让上万流民从此安居乐业。

一旦见到了那些实际上的好处,有了成功的先例,其他流民能不眼红吗?

往后工作的积极性定然大涨,安置起来更轻松。一年安置上十万流民不在话下。

只要方法得当,时机选择好,开发几百万亩良田并没想象中困难。那边战争持续越久,打得越大,琉球这边安置的流民越多,实力越强大。而且民心可用。招兵买马更容易。

秦朝不但提出了大的方向,还提供了具体的细节,例如在堤上栽花、种树,既可巩固堤防。又可美化环境,清新空气,有益身体健康……好处多多,一言难尽。

一切都在计划中。

最难是流民的运送。虽然不少倭寇以一条小木板船都能飘洋过海。但秦朝不想让流民冒险,不想有任何流民因枉死在海运途中。

容易是不在乎死上几十几百个几千个,但这对秦朝不容易。

琉球和赢州上原有不少经验丰富的船工、船匠。秦朝统合后建了个三合一的超级造船厂,并成立技术研究组,从另一个时空的先进技术中,选了些比较简单易行的给他们研究。

理论上的消化用不了多久,实际上还得一步一步慢慢来,更多融入到这天龙世界的造船技术中。提升了造船技术,出海的安全有了保障,从事海洋事业的人将越来越多。

也将越来越富有。

航路也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远。

十七岁的叶梦得加入了技术研究组,被任命为副组长。

叶梦得理想远大,不想做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下九流的工作,可他多次逃跑都被抓回,又不想因此而自杀,只好硬撑着做下去。暗下怪苏轼,害他上了这贼船。

不料越做兴趣越浓厚,越投入其中-->>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