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兵要看精气神,什么是强军看的是军纪!三多万连续奔袭七八天的大明兵勇,脸上个个带满了疲惫,但是每一名将士的眼中都充满了坚定和不屈的意志,还有一股让他说不上来却从心底感到丝丝寒意的东西,如果他去翻阅史书查找历代强军的资料,应该知道这就是军魂,按朱慈炯的话说就是一支军队已经拥有了属于它本身的集体荣誉感,这种荣誉感可以培养出一支军队的凝聚力和崇高的信仰!

有了信仰的军队才能激发出最大的潜能,八天冒雪迎雨泥泞跋涉强行军一千四百里,大明两百年以降可曾有过?

黄得功光明正大的在保定城外三五里出扎下大营,甚至连栅栏拒马都没设下一根,那迎风舞动的狼旗似乎也在嘲笑立于城头的唐通,有种你就出城袭营,否则就乖乖的呆在城里,老子急着去打北京没空和你计较……

第二日,看着远去的恶狼战旗,唐通一拳擂在保定城头咬碎一口钢牙,圣武皇帝登基不到一年竟然练出此等强军,如果其他二十几万兵马皆是如此,那大清还能不能战胜大明?唐通内心里突然有了一丝恐惧。

神武军过保定后明显放慢了行军速度,已经接近北京不但要防备清军突袭和埋伏,还要让将士保持充足的体力,而且神武军是轻军北上,随身携带的只有十天的干粮,黄得功可没想过一两天就能把北京拿下,所以沿途收集军粮就是重中之重。

很显然多尔衮并没有把北上明军放在眼里,既没有坚壁清野更没有在北上各府县安排阻敌,当然这也是因为各府县兵力被抽调太严重的缘故,现在满清看起来就是准备集中兵力在北京城下正面击溃这支不自量力的明军,给残明小皇帝一个深刻的教训。

北京现如今驻有军力五万余,旗兵一万五,另有科尔沁部和硕土谢图亲王巴达礼亲率的蒙古骑兵八千,其余的三万兵马则全是投降汉军绿营兵。

为了能快速剿灭李自成,清廷可谓倾巢出动,近五万八旗兵出征,吴三桂以及三顺王各率本部又是五万,另外原本驻守在山东各府的汉军被多铎下令征调,原本驻守在山西的汉军被阿济格几乎抽空,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朱慈炯才有底气让神武逐日两军快速北上,事实也是如此,十六七万清军迭经数番恶战,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杀进潼关逼得李自成不得不主动放弃西安南下奔命。

如果不是明廷突然发起的军事行动,打乱了清廷原先的战略部署,以多尔衮为首的满清王公大臣们一致认定最多三四个月,李自成必亡无疑,可偏偏这个时候明军出来搅局,虽然不至于对大局造成太大的影响,可山东兵力空虚,明军若是趁机收复山东各府驻扎重兵,那么不但会动摇清廷统治根基,更是会大大延缓南下伐明的时间。

但是残明小皇帝显然不打算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朝北推进,而是痴心妄想的想突进到北京城下和大清决一死战,多尔衮得到明军一路对各府城弃之不理的消息时差点没笑出声,明军既然来了他自然不打算让他们再有回去的机会。

紫禁城建极殿御阶下多尔衮脸色阴霾得看向群臣,年仅七岁的顺治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多尔衮。

正月二十六日,神武军抵达北京城外五十里外房山。

明神武军已抵房山,明天就会兵临京师城下。多尔衮顿了顿接道,各位有何破敌良策,都说出来议议。

满朝上下除了有数几个人外,包括多尔衮在内几乎没什么人把明军北上看做是什么大事,北京城高壕深,又有五万大军驻守,区区三万多明军怎么可能奈何的了北京城,多尔衮让多铎率骑军主力回援也只有两个目的,一是全歼北上明军,二是为了在歼灭明军后顺势南下消灭残明,至于李自成如今已被杀破了胆,有阿济格统十万兵进入湖广足以灭之。-->>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