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铎接多尔衮军令如被五雷轰顶,关内清军接令后做好撤出关外之准备!大清国对明征战数十载,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抓住李自成入北京的天赐良机入主北京,正待南征北战一扫六合统一天下的时候退出关去?

北京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让他那位雄才大略的哥哥做出这样近乎屈辱的决定?难道仅仅只是因为两场败仗!大清入关以后吃了败仗难道还少了,可征战天下胜败何足道哉!如今大清尚有敢战之军十五六万,以清军之血气悍勇,只要寻出能破明军火器之法,天下何愁不能一鼓而平,甚至只要正面击溃一支明军,孱弱的明军岂能不胆寒,从此再无与大清正面相抗的勇气。

多铎心急如焚,恨不得插翅飞回北京劝哥哥收回成命,然而十余万大军行军何其迟缓,粮沫辎重金银财宝满满当当的装了数千车,每日行军不过百里,按此行军速度抵达北京至少还要二十天,北京还能坚守二十天吗?

当然能!多铎死命捏了捏拳头,北京守军就算遭遇一次惨败,但守军依旧有三万之众,同等明军想要拿下城高壕深的帝都绝无可能!

多铎一边给自己打气,一边督促加快行军速度,二月十五多铎大军汇合潼关阿济格部人马全线撤离,二月十九接到保定被明军占领的消息,二十二日距离太原已不足两百里的时候接北京消息,顺治皇帝、圣母皇太后及一干王公亲眷被俘……其中就包括多铎和阿济格两位亲王福晋和世子!

“此为大清国前所未有之奇耻大辱!”多铎悲愤惨呼。

中军大帐内,数位亲王郡王以及满蒙汉三族重将脸色阴郁,皇帝太后被俘,这换在历朝历代都是难以容忍的奇耻大辱,何况顺治还是满清入关定鼎的第一位皇帝。

阿济格叹了口气道:“如今皇帝落入明军之手,大清处处受制于人,前路保定、大同一线又尽落入明军之手,十二万大军前路受阻,如此局势当为之奈何?”

多铎寒声道:“堂堂大清国岂有因君被囚便受制于明的道理!两百年前,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虏,明廷立朱祁珏为帝,可曾有过丝毫妥协,今我大清遭此巨变,顺治为明廷所虏,已不当为人主,依本王之见当另立新君!”

满帐大臣皆是无语,多铎不服新君大清人人皆知,其人甚至在公开场合明确表态摄政王应代顺治自立,就算多尔衮不愿意当皇帝,大清的皇位也可以让他多铎来做,轮也轮不到一个黄口小儿高卧龙床的道理,如今顺治被俘,等于给了多铎天大的口实,多铎要不是不说出这番话才是见了鬼了。

阿济格岔开话题道:“议立新君非当下可为,如今保定、大同沦明军之手,若不夺回,我大军后路堪忧,一旦被明军断了粮道,十二万大军又能坚持几日。”

多铎冷哼道:“本王就是要在保定、大同全歼了明国的这两路大军,也唯有歼灭了这两支明军,才能让明军胆寒从此以后再不敢轻朔我大清国之兵锋。”

“明军火器犀利,房山之战,肃亲王之败已足以证明如今的明军非往日明军可比,豫亲王切不可轻敌啊。”

“本王自不会轻敌,明军仰仗火器之利确实不容轻视,然明军先据大同后占保定目的何在,想的不就是死死卡住大清西征大军东归之路吗,牵扯时日愈久北京愈是危急,退一万步说,不灭了正面之敌,拿什么来保证我西征大军后路!”

阿济格再不多言,西征大军两路统帅,他与多铎本是互不统属,然而他在山西与李自成鏖战屡遭败绩,引得多尔衮震怒,虽未撤掉他的统帅之职,可麾下六七万兵马,多铎皆可节制,换句话说多铎才是西征大军的统帅,而他最多只能算得上是个副帅,如今多铎下定决心也要先灭了正面之敌,他又能说什么?何况就算让他做主似乎也唯有破了大同或是保定之敌-->>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