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尔哈朗做梦也没有想到明军会这么轻易的放他们离开,以至于五万大军从北京出城到山海关这一路上都在提心吊胆,就怕突然间杀出来一支明国大军,以现在清兵的状态遭遇埋伏最好的结果都是全军覆没,好在一路上有惊无险,济尔哈朗一边感叹明朝国师信守承诺,一边还在为大清何时能够恢复元气深深担忧。

如今梗在大清眼前的不是圣母皇太后和顺治皇帝还在敌手,小皇帝本就是多尔衮手里的傀儡,丢了也就丢了,最多就是名声上有些不好听,可这算得了什么,大明英宗当年不一样做过瓦剌人的俘虏吗,努尔哈赤的子孙多的是,大不了再立一个也就是了。

关键的还是大清要面临的巨额战争赔款,前前后后明朝国师一共勒索七千万两白银,如今付了的还不足一半,余下的按照如今大清的国力根本就不敢赖账,明朝国师说的很清楚,半年之内必须将余下的赔款和三十万汉民送往北京,否则大明不但会在北京公开处死太后皇帝,还会立即提兵出关自己去讨,这是赤裸裸的威胁,偏偏大清还不敢有半点异议,三千七八百万两银子大清还给的起,只是如此一来国力必然空虚到极点,恢复元气还不知道要迟缓多少年,大明这一手釜底抽薪委实太过狠毒啊。

济尔哈朗回头最后看了一眼巍峨耸立的山海关,他这辈子是没机会再回来了,不知道大清的后世子孙能否出现一个如同大明圣武皇帝这样的人杰,带领大清八旗子弟杀回来雪此深仇大辱。

神武军大营依旧驻扎在城外,大清撤离北京,起码二十年内不会再有胆子犯境,蒙古科尔沁人同样在明军的火器面前丧胆,科尔沁部回归草原之后,明军之强悍也必将会传遍整个草原,那些个想要趁乱浑水摸鱼的草原部落,犯边之前恐怕都要掂量掂量激怒明朝的后果会是什么,可以说如今的大明边境是继成祖皇帝五征漠北之后最为安定祥和的一段时期。

边境安宁,山西山东相继复归大明,如今的北京就算无军驻守也绝无再次论入敌手的可能,不过黄得功还是调遣了两卫人马进驻城内,守卫皇宫戍卫帝陵还有维持治安等等。

大明国师石传风和神武军主帅黄得功在北京落脚的地方原是大学士陈演的府邸,陈演被刘宗敏拷死以后满清入关,这里便成了满清弘文院大学士祈充格的府宅,满清退出北京后这里便只剩下些丫鬟仆役,可能是担心大明回归被清算,原本热闹非凡的大学士府早已是空无一人,冷清的犹如一座死宅,不过这里环境极为清幽,被石传风一眼相中便撤了学士府的牌匾,换上了国师府的匾额,黄得功一来军营住的惯了,对于居所本就没什么讲究,二来他可没有石传风随便占一座府宅就改换门头的自信,这城中公侯王爵府多的是,可天子没封给他住,他哪敢擅自做主占下就当成是自己的。

四月初十,这已经是石传风进驻北京的第三天,三天内一个卫的神武军身穿整齐的新式军服在北京充当起了巡防营,原本还有些躁动的北京城也渐渐恢复平静,大明原本就是这座雄城的主人,如今明军回归,在情理上总比清国雀占鸠巢来的让人心安,每当神武军战士迈着齐整的步伐走过街面,胆子大些的百姓还会将窗户推开一道缝隙,看上一看这支将凶神恶煞一般的清军杀的闻风丧胆的士兵是个什么模样,直到国师府贴出来的安民告示传遍京城,这座一年以来换了几任主人的四百年帝都才从死气沉沉中重新焕发出了丝丝生机。

三天内国师府除了维持市面安定以外还做了一件事,抓人!

国师府门前一大片空地如今已被一个营的神武军官兵包围的跟个铁桶一般,每一名战士斜抱长枪目不斜视,对于包围圈中跪着的八九百人恍如未见一样,而在国师府前街道两边,则簇拥着成百上千的普通百姓,尽管一个个瞪大了眼睛想看看将会发生些什么,可却没-->>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