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镇与其说是镇,可实际上这块毗邻南京城的区域,拥积的人口比起整个大明任何一座县城所能承载的人口都要多的多。

不足一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如今容纳的人口接近三十万,偏偏这三十万人开垦出来适合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面积少的可怜,满打满算也不到五万亩,按照如今的农业产值,每年两季能够收获的粮食不到三十万石,三十万石粮食不要说是养活三十万人,就是养活五万人都勉强的很,然而梅山镇上随处可见的居民脸上,洋溢着的往往都是富足的微笑。

当然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当今的圣武天子,几乎是不计成本在养着这些百姓,因为圣武天子朝会上面对群臣质疑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要让梅山镇成为大明的工业基地,要让梅山镇引爆世界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什么是工业革命官员不懂老百姓更不懂,但梅山镇的百姓知道今上为了养活他们,不但每年向梅山镇输送超过一百五十万石的粮食,还一次性从内库拨给梅山镇超过两千百万两银子的经费,这些经费除了是给工人们的劳动费用以外,其余的全部都用在了建设所谓的工业基地上。

整齐划一的居民住宅区,占地超过千亩的矿场,成百上千的炼铁炉,还有卫生区域,治病救人的医疗中心,数座可以容纳两千人吃饭的大食堂等等,一切都有标准一切都是规范管理,没有人不适应,因为他们一年前还都是随时会倒毙街头的流民,被南下的天子带到江心洲安置以后,接受的就是这样的管理,一切井井有条,没有人敢随地吐痰甚至大小便,也不会有人随地倒垃圾,因为大明的第一部卫生条例正式实施的地点就是梅山镇,敢于触犯又倒霉被抓住!第一次兴许只是罚银了事,第二次唯一的下场就是滚铺盖滚出去。

三十万流民来自于天南地北,其中山西流民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主要归功于李自成的一进一退,可以说整个山西从去年三月到现在为止就是战争的重灾区,可随着满清被明军彻底击溃,山西山东相继回归大明,两省的统治基本也趋于稳定,但只要是来到梅山的灾民就没有谁是打算回去的。

故土固然难离,可再难离的故土也没有能填饱肚子实在,回去就意味着吃了上顿没下顿,随时随地还要面临贪官污吏和地主老财的盘剥,哪像在这里,只要肯出力不管男女都能有活干,而有活干的劳力这里称之为工人,只要是工人不但可以有免费的吃食,每个月至少还能有一两银子的工钱,之所以说是至少,是因为如果加班还能拿加班费,按照标准工人一天要劳作四个半时辰,超过四个半时辰就算加班,一个月加班累积下来发给相应的工钱,现在梅山镇上的工人只恨加班的机会太少……

梅山镇政府办公大楼镇长办公室内,赵立功眉头深皱看向平铺在办公桌上亲手绘制的图纸,时不时拿起手里的土烟抽上几口,万历年间便从海外传到大明的烟叶因为没有很好的制作方式抽起来很呛,离后世席卷全世界的威力还差了十万八千里,不过对于赵立功这种没烟抽脑袋几乎会陷于停顿的人来说,呛不呛不重要,重要的是得有的抽,当然炒制烟草的工艺并不复杂,只是赵立功现在大事小事一箩筐,实在没精力去建什么狗屁卷烟厂,就算明知道一旦卷烟问世,将会产生何等巨大的财富也是一样。

刘阿大站在赵立功的身边,六兄弟本是必死之身,但是因为老二老四老五的付出,另外三兄弟得以活命,因为占据死去三兄弟的身躯的阴魂各奔东西,活下来的三兄弟也选择了一人伴随一人,刘老大以前最看中的便是老四,自然而然的便选择了赵立功。

赵立功对此当然无所谓,他很清楚刘老大不会对他有恶意,有些事情他也可以放心的交给刘老大去办,还让刘老大做了梅山镇的镇长,当然大明一朝最低一级的官府都是县一级,所谓的乡长镇长从未-->>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