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两女至少在人老珠黄之前并不用担心失宠,谁让他们都有一个好哥哥呢,杨衡与顾骏如今可都是手握重兵的一方重将,虽说如今还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战绩,可随着军工的完善配备,原四镇兵马整训完成,国内平乱战争即将爆发,到了那个时候,身为武将又何愁军功傍身。

当然要想在宫里保住一世荣华,凭借外力终归不够,老朱家的子孙防范外戚是出了名的,所以身为宫里女人最重要的还是诞下皇嗣,只要膝下能有一儿半女,那么就算因为年老色衰失去恩宠,也能靠子女保障后半生不受欺凌,卞玉京就是因为深切的知道这一点才铁了心求子,卞氏姐妹身世飘零,又曾双双论入风尘,若是无子再没了朱慈炯的宠幸,就算升到妃位,以后也只能看宫里大太监的脸色过日子。

如果不是朱慈炯看上了卞氏姐妹,那么卞氏姐妹最终的结局多半都是被权贵收为妾侍,就算生下子女最后也极有可能被扫地出门,历史上卞玉京成为郑建德的小妾,因见郑建德有意将其献给南下的多铎,最后逃出郑家改名换姓隐居道观,四十出头便郁郁而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但如今卞氏姐妹身为皇室嫔妃,生下的子女就是皇子皇女,就算犯下大过最多也就是被赐死,绝无撵出宫再嫁他人的道理,皇室虽说冷酷,可身为女子谁不想从一而终,谁又想被人当成货物一样买来送去呢。

“今天读了什么书?”朱慈炯没头没脑得问了一句,如今杨芹认识的字已有数千,阅读方面已经不存在太大问题,何况朱慈炯也不求她能理解多少,为的只是让这些深宫女子能有个消磨时间的方式,不要一个个的最后变成深宫怨妇。

“回陛下的话,臣妾今日读的《女诫》。”杨芹怯生生的答道。

朱慈炯眉头微微一皱,《女诫》……都已经这样了还读这些古板教条一样的书籍,就不怕把自己给逼疯了啊,记得他还特意让韩赞周寻了几十本奇志杂谈一类的书供两妃消遣,现在看来好心成了驴肝肺了。

本来朱慈炯还打算劝上两句,可转念一想还是算了,读书最主要靠的还是兴趣,强加头上去看也未必能读的下去,效果没准还适得其反,与其如此还不如顺其自然。

朱慈炯心里叹息嘴上却说道:“平日里无事也不要总闷在宫里,多去惠妃哪里走动走动。”

朱慈炯原本是打算让两个妃子多和卞氏姐妹接触的,多学习些琴棋书画什么的,可两女只在两个月前去过一次便再未踏足过一次永寿宫,也不知道是自惭形秽还是从骨子里面看不起风尘女子,朱慈炯也不好勉强,只能听之任之。

“臣妾省得了。”杨芹答了一句。

“嗯……”朱慈炯应了声道:“朕还有些国事需要处理,待忙完之后再来陪爱妃,嗯……爱妃的手艺不错,今晚就在爱妃宫里用膳,记得多做两个朕爱吃的小菜。”

杨芹脸上终于洋溢出一丝喜意,天子要在春和宫用晚膳,自然而然晚上也会宿在她宫里,能有侍寝的机会就多了一分怀上龙胎的希望,宫女的女人除了这个也没什么别的追求了,朱慈炯以为两位妃子不愿意去永寿宫是因为看不起卞氏姐妹或是觉得自己色艺比不上,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卞氏姐妹都已有孕在身,如今卞玉京有孕已达半载,大腹便便的样子看得两女心里实在是不是滋味,干脆来个眼不见为净,宫里姐妹仅仅只有她们四个,谁看不上谁啊。

朱慈炯确实有事,当了近一年的皇帝,他多少有点理解大明体制下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奇葩皇帝了,也更深刻的理解为什么‘嘉靖’‘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大明的文臣对于权力和名声的追求简直只能用登峰造极来形容。

一年多以前,天下纷乱异族入关,无数的文臣武将都认定大明的天下快要完了,三百-->>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