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武元年四月十八,接到圣旨的第二天,早就憋足了劲的杨衡拔营起征,数百面迎风招展的虎啸山林战旗,三万五千名身穿墨绿色军服望月军战士,踏着整齐的军步汇聚成为一道一眼望不到边的洪流迈上征程。

如今湖北境内,宜昌府和襄阳府还在李自成的手里,只要打掉这两座府城,李自成便彻底失去在湖北的统治根基,两座府城虚实杨衡早已了然于胸,宜昌守军不足五千,襄阳却驻有李自成的两万大军,守城主将乃是李自成的妻弟襄阳卫左威武将军高一功,杨衡可没有先平宜昌再下襄阳的打算,武昌誓师之后当即命左副都指挥使聂庚率三卫火枪兵和一卫长枪兵去拿下宜昌,自己则亲率大军直扑襄阳。

武昌距离襄阳不过六百余里,行军三日抵达随州,戍卫随州的李自成兵马不过数百,哪敢硬撼明国大军,守城偏将匆匆将随州城搜刮一空逃往襄阳,杨衡入随州安抚民众休整一日,旋即杀奔襄阳。

四月的天气时好时坏,前一刻还是艳阳高照下一刻或许便是电闪雷鸣,高一功站在高耸的襄阳城头,看着城外十余里处望月军大营,脸上的表情比起此刻的天气还要阴沉数分,耳朵里面听多了明军伐清的彪炳战绩,原本多少还有些不以为然,可如今看到壁垒森严的明军大营,眼中已是了然,盛名之下无虚士,就算从未听过望月军有过什么了不起的战绩,可光看营中明军的军纪就知道他现在面对的将士何等的精锐敢战之士。

襄阳城虽说依旧如同往常一样巍峨耸立,可城墙之上处处都留有大战过后的痕迹,巨炮轰炸过后留下的坑坑洼洼,攻城时候热油燃烧过后留下的黑斑,甚至还有数处城跺被轰塌留下了几个不小的缺口。

要说崇祯最后几年的襄阳绝对算得上是多灾多难,崇祯十四年张献忠奇袭襄阳,斩杀襄王朱诩名,督师杨嗣昌闻变自杀,撤离襄阳之时大肆劫掠,杀死百姓数以万计,复归大明之手后还没过多久安生日子,便被闯贼高一功率大军攻占,如果李自成能坐稳江山,襄阳百姓的苦日子也就算是熬到头了,可惜到了圣武元年初,满清大兵南下,襄阳以及周边数度大战,两支大军厮杀鏖战,襄阳城几番易手,无辜百姓死难超过五成之多,好不容易满清退兵了,然后大明的军队又来了……

作为最底层的百姓,知道明军战绩多么辉煌的没有多少,谁会占了这天下其实他们也并不关心,他们想的只是能够过几天安生日子,可看着被巨石封死的城门就知道,想过安稳日子那是何等的奢望。

四月二十三日午后望月军抵达襄阳城外扎下营寨,杨衡并没有立即发动攻势,望着破败的城墙和四周杳无人迹的村庄,原本就是最底层百姓的杨衡心里很有一番感触,更加坚定了夺取襄阳剿灭李自成在湖北的残余势力的决心。

这是杨衡真正参与的第一场大战,凭借手里无坚不摧的火器,他并不担心拿下襄阳会打成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他唯一要考虑的就是以最小的代价完成最大的战果!

襄阳城现在东、西、北三座城门都被巨石堵死,高一功没做乌龟的打算,好歹还在南门留下一条出路,因此南门的守军力量也是最强,高一功笃定只要明军从南门发起进攻,那么南城门下就会成为明军的血肉磨坊,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还没接到他姐夫李自成要他撤军的旨意,所以他只能死守,但以防万一还是留下南门以备随时突围,可以说战事未开,高一功就已经输了一筹,因为他根本没有决死一战的打算。

四月二十四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空气中还带着丝丝露水的气息,望月军寨门轰然而开,两万五千战士全军而动,组成整齐的方阵缓缓朝襄阳城推进。

辰时三刻,襄阳之战爆发!而明军的主攻方向就是南门!

大军在距离襄阳城墙两百五十步左右停-->>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