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史可法、高弘图、姜曰广、马士英、王铎觐见!”

内阁五老整了整衣冠,脸色肃穆的走进谨身殿内,往日里天子召见内阁五老正常都是在御书房,这次却是在召开小朝会的谨身殿,可见天子对他们五人前来觐见所谓何事心知肚明,也就是说今天很有可能天子会跟他们摊牌,五人的政治前途是否会就此而终结,一切都在未定之数。

“臣等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五老进殿叩首山呼。

“诸卿平身吧,赐座。”

韩赞周站在朱慈炯身侧,握着浮尘的手心微微出汗,明知道这出好戏迟早会上演,却没有想到居然会来的这么快。

“谢陛下。”

等到五老坐定,朱慈炯笑道:“诸位卿家联袂而至,可有要事?”

若是换做往常,这些没营养的废话史可法等人多半会和天子扯上几句,等热完身了再说正题,可今天五老前来面圣,要说的事涉及到道统存续,谁还有心思和朱慈炯打哑谜。

“陛下。”史可法直接站起说道:“湖北陷入闯贼李自成之手已有数年,民生疲敝百业凋零,幸得杨衡将军平定湖北,值此百废待兴、民心思安之时,陛下既不赦免降贼之贰臣,那么朝廷理应以最快的速度派遣各府县官员维持各地治安,可到如今为止督抚、各府州正堂官员陛下迟迟不肯钦定,就连各县正印亦多有人选被陛下驳回两次,臣斗胆敢问陛下,此为何意?”

朱慈炯笑了笑道:“首辅此言差矣,如今湖北刚刚平定,各府城戍卫屯兵早已不复存在,李自成的大军随时都有可能杀回来,此时定下督抚人选,安排府州官员上任,岂不是置官员于险地?因此朕以为湖北各府州如今军管最为合适不过,至于首辅所言朕为何会驳斥一县正印,呵呵,这才是你们今天联袂来见朕最想知道的吧,不错!朕黜落他们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身后站着的是东林!”

五老一齐抬头,心里震撼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谁能料到天子会这么直接了当的就把话说出来,如此一来似乎再无转圜的余地了。

“东林何辜啊!陛下。”内阁五老尽皆拜倒在地,高弘图哭诉道:“东林书院秉承理学之念,宏扬治世良方,为使庙堂正气盈朝可谓呕心沥血,就算偶有宵小之辈,陛下又何以降罪于整个东林。”

“正气盈朝?呕心沥血?偶有宵小?”朱慈炯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够了脸色猛然一寒,怒不可喝道:“万历年间天灾不断百姓困苦,神宗皇帝欲收商税矿税补贴国库,执政的所谓东林君子为了不使自身利益受损而横加阻扰,神宗皇帝无奈只得派出税监,将所得商税收入内库贴补国用,利益受损的官员们,上书未果便对神宗皇帝大肆污蔑,使其留下贪财之名,这就是东林君子们自我标榜的忠君,朕想知道神宗皇帝如果贪财,那么贪来的财是否用于自身享乐?三大证的银子户部可曾拨给过一文!”

“还有茶税,神宗皇帝派遣宦官前往各地监督茶园征收茶税,饱读圣贤书的道德君子认为这是恶政,迫使神宗皇帝收回茶监,为什么是恶政?因为征收的茶税丰盈了国库却损害了圣贤君子们的利益,派出宦官监督更是对君子们的侮辱,君子们怎么可能去贪墨国家的税款损害大明的利益,神宗皇帝信了君子们的话,收回了茶监,于是各省茶税暴减,官员年年报灾茶叶岁岁歉收,到崇祯十年时,仅仅浙江一省的茶税就从有茶监的万历年的二十万两变成了十二两!十二两!哈哈,真是可笑,朕很想知道,所谓君子们是怎么好意思报上十二两的茶税的,他们喝的极品好茶恐怕都不止这个价吧,那么银子去哪里了?五位大人想必心知肚明吧。”

史可法等人跪伏在地上,身体不自觉的微微发颤,心里更是发寒到了极点,天子的话犹如薙骨尖刀,一刀刀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