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月楼?”朱慈炯笑眯眯得应了一句,道,:“看来要想骡子拉磨还得用鞭子抽才行啊,骂了内阁一顿,没想到史可法他们办事效率高了许多,前脚送了折子进宫,后脚就去酒楼摆酒,只是不知道解学龙那个老顽固吃了这一顿鸿门宴心里会作如何感想。”

韩赞周忙道:“万岁爷圣明,外朝办事一向拖沓,这次许是被万岁爷给骂醒了呢。”

“醒了也好装睡也罢,朕的朝堂不养闲人,尸餐庸碌之辈还是趁早走人的好,不过内阁办事效率上去了,朕交给你的报馆可也得着紧去办才是。”

“万岁爷只管放心。”韩赞周只差没拍胸脯了:“老奴定将报馆办的妥妥当当,绝不能让内阁轻视了内廷。”

朱慈炯有时候很是无奈的发现,他对于太监的依仗似乎远在文官之上,只要能对宦官的权力稍加控制,内廷办事的态度能甩外朝八百条街,比如韩赞周一手督办的情报机构,几乎是不声不响的便建立了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正稳步朝各省府州扩散,朱慈炯可不想做一个被外朝耍的团团转的聋子和瞎子,情报机构的存在就是他的眼睛和耳朵,让他随时随地都能及时掌握官员的动向和各项政策推行时的效果,为此朱慈炯还特意将此情报组织命名为‘天眼’,隶属于近卫军,实际上完全属于韩赞周,差不多相当于隐藏版的东厂。

作为一个有现代意识的古代人,朱慈炯知道重用宦官有利有弊,但只要不让宦官实际控制军队,那么唐朝的宦官之祸就绝无出现在大明的可能,别看明代宦官也监军,可只要是天子的一道圣旨,随便一个小卒子都能将在军中耀武扬威的宦官拿下,所以朱慈炯对于任用宦官办事并没有什么抵触,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局限性,有些东西强行去改变只会适得其反。

酒饱饭足的朱慈炯趁着夜色悠闲的散着步,这是多年养成的好习惯也是一种无奈,身为天子君临天下,可真要说起来他真正拥有的也只是这座巍巍壮丽的皇宫罢了。

旅游!走遍天下大江南北是朱慈炯的爱好之一,穿回大明之后却只能像个笼中雀一般被关在皇宫里面,简直说不出的憋闷。

当然这也不能说朱慈炯受制于百官,实在是他不想为了出宫不出宫的事和百官据理力争,何况出一次宫都要兴师动众劳民又伤财,也实非朱慈炯之所愿。

抬头看来了眼夜色,又看了看高达数丈的宫墙,朱慈炯叹了一声终于还是压制住溜出宫来个微服私访的念头。

“万岁爷可是想出宫走走?”韩赞周何等聪明,朱慈炯尽管什么都没说,可仅凭一个动作一声叹息就能准确判断朱慈炯心里想的是什么,这也就难怪古来帝王为何那么多宠幸宦官了。

“想又何用?”朱慈炯惆怅道:“宫里再美的景色看多了也嫌腻味,朕有时候还真羡慕你们,至少可以随时走动,不用听那百官聒噪,朕现在还羡慕如今身在六合的那位呢。”

韩赞周不动声色的朝后摆了摆手,原本跟着的太监宫女顿时如同潮水一般退了下去,等到四下无人,韩赞周才轻声道:“万岁爷若是想要随时出宫散心,又不想让大臣知道,老奴倒不是没有办法。”

“什么办法?”朱慈炯好奇道。

韩赞周走近了些低语了几句,朱慈炯听的连连点头,等到韩赞周说完,朱慈炯才笑道:“此事交给你去办,切记不可泄露半点风声。”

“万岁爷只管放宽心,老奴办事绝不会有半点差错。”

“哪便好。”朱慈炯点头道:“朕最近这段时间也不方便出宫,兰嫔有孕在身,朕在宫里也能常去探视,另外朕还要等尚武、英武两军的消息,对了湖北、河南最近的消息可传来了。”

韩赞周微笑道:“回万岁爷的话,宫门落锁前一刻递进了宫,-->>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