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外宅难道没有人守卫?”朱慈炯百思不得其解。

“没有。”蒋伸斩钉截铁得说道:“这座外宅其实从外面看并不起眼,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农庄,外面有一百多亩良田,里面住了三户普通百姓十几个人,都是熊仓的佃户,每次运银子的时候熊仓都会把这三户人家特意调开,所以这三户人根本不知道他们院子里的深井下面藏有几百万两银子。”

朱慈炯深吸一口气,现在就连他都开始佩服熊仓这家伙了,真是要心机有心机要手段有手段啊,如果不是他看在熊仓妻子是这蒋伸妹妹的份上,没准他都不会选蒋伸作为突破口,要真是如此,他就算把熊仓给灭了,所能得到的现银不过也就二三十万两。

而且朱慈炯几乎可以断定,要不了多久,比如当那处外宅银子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又或者等到满清打到南京城下时,以这熊仓的手段必定会毫不犹豫的把知道这处藏银外宅的三个心腹全部干掉,到了那个时候知道这外宅秘密的恐怕只有他和他儿子两个人了。

好在他这次选定了这熊仓,要是等到他登基拥有了自己的力量再来收拾他这一类的豪商,估计收获只能用微乎其微来形容了。

不过这熊仓还真是给了他意外之喜,短短十五年时间就能积累出如此庞大的巨额财富,现在算算差不多得有四百万两了吧,这还不算那些明面上的产业,这乱七八糟的全部加起来怕至少能有五百万两,大明一年的赋税才多少,一千七八百万而已吧?

这熊仓不显山不露水的,身家尽然能抵得上大明一年三分之一的赋税,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简直堪称奇迹!

后世清朝有句话叫‘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如今他也算得上是‘熊仓死翘定王笑倒’了吧。

那三把钥匙在什么地方,你可知晓?

“这个一直都是熊仓收着的,草民真不知道。”蒋伸很是无奈。

朱慈炯想想也是,这三把钥匙在熊仓的眼里代表他一生的财富,如果能让别人知道放在哪里才叫奇了怪了,他也不指望从熊仓嘴里问出钥匙的下落,区区精铁房子算的了什么,大不了直接融了。

但是朱慈炯现在不打算去动用这笔财富,现如今熊仓在南京城里还有十几万两银子加上万余两黄金差不多又是十万两,等于有了二十万现银,如果再把其名下的产业卖了,相信撑上一年半载没什么问题,他真正需要银子的时候起码要到明年四月,到那个时候不管是扩军,还是花费海量银钱制造枪炮,以及为了迅速成军而要花费的巨额练兵费用都不会是个小数目,那批藏银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当然要真到了那个时候,他完全可以动用国库的银子来练兵,可朱慈炯对于明末时期的国库现在还不抱有太大希望,而且他也不想太快让那些大臣知道自己所拥有的力量,所以秘密练兵是最好的选择,但前提是得要解决银子问题,如今这藏银可以说来的正是时候。

“熊仓有那些产业?发卖之后大概值多少银子?”朱慈炯再问。

“熊仓的大部分产业都集中在南京城内,涉及的产业不少,其中有一家绸缎铺子、一家茶楼、一家酒楼、两家布店、两家粮店、五家盐铺,另外就是在秦淮河上还有一艘画舫,在其它地方,扬州有一所宅院,一家妓院,在泰州还有一座盐场富平场以及几个小盐场,另外在南京、泰州、扬州、苏州等地熊仓还有不少良田,粗略算算大概也有七八千亩。”

朱慈炯低头想了想,熊仓的产业听起来不少,可真正值钱的似乎就只有那座中等规模的盐场,别看只是中等,那起码也能为熊仓每年赚二三十万两银子,所以这盐场朱慈炯是不准备发卖的,按照他对于未来的规划,以后不管是盐场矿场还是其它行业,他都准备采取承包招标制,然后设置好招-->>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