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炯脸色肃穆了许多,眼前的女人果然厉害,辅佐两代清帝开启康熙圣世,留下数之不尽的传奇故事的女人确实不能等闲视之。

布木布泰眨了眨眼睛笑道:“陛下,老妇说的可对。”

朱慈炯咧嘴道:“朕现在只是对你自称老妇很是头疼。”

“老妇也好小女子也罢无非只是一个称为而已,若是陛下不介意,我就以清国太后自称哀家好了。”

朱慈炯点了点头表示认可,心中已是了然,这女人怕是以为自己看上了她的美色?误会自己想要将其收入后宫吧,所以一直自称老妇,为的就是暗示朱慈炯,他们两人之间年龄相差悬殊,美人迟暮容颜不在了,现在又要自称哀家,是想告诉他他的先夫是大清国殡天的皇帝,他的儿子既未被废那么就还是大清的国君,朱慈炯若是想纳她为妃,一来年龄不合适,二来也有失身份体统。

清太后见朱慈炯认可,便继续说道:“大明的敌人也就是陛下的敌人,原本是祸乱境内的流匪恶寇,是时常犯边掳掠人口的大清还有蒙古诸部,然而北伐之战,大清至少数十年内再无勇气与大明一战,蒙古诸部想必也是一样,只要还能活得下去就轻易不会来撩大明的虎须,李自成、张献忠乃至明境内的各路匪徒,对于如今强悍的明军来说根本不值一提,那么陛下的敌人还有谁?大清、李张二贼还有什么利用价值呢?”

“哀家思来想去最后还是稍稍想通了一些。清太后直视朱慈炯双眼道,陛下的敌人有境内的也有境外的,境内的应该是哪些树大根深的门阀世家,这些门阀鱼肉百姓为祸乡里,就像是大明树根里面的蛀虫,一步一步的蚕食大明的根基。”

“大明这十几年来遍地烽烟,这些门阀算的上是居功至伟,陛下想将这些门阀连根诛除,但苦于没有让天下人信服的理由,汉人讲究师出有名,陛下若是以军队的力量诛灭这些世家,后世难免要落上一个暴君的名头,就如雄才大略杀的匈奴只能远遁的汉武帝一样,后世还不是落下了一个穷兵黩武的名声。”

“所以陛下陈兵陕西四川却又不对二贼动手,对外宣称巩固既占之地,实际上想以武力压迫二贼逃窜,以流贼的心性,逃到哪里,哪里的门阀必然要遭受灭顶之灾,到时候战无不胜的大明军队只需跟在流贼的屁股后面打扫残局,时不时不痛不痒的打上几仗,如此一来要怪也只能怪流贼逃的太快军队无能。”

“一旦流贼将这些世家扫的差不多了,明军再强势出击一举扫平流匪,军队自然而然便能为自己正名,陛下消除了大明隐患也不会落下一个残暴不仁的名声,可谓一举两得。”

说到这里清太后的眼中已经掩饰不住的尽是赞赏,她虽是蒙古人但也是一个擅长权谋之人,自认为自己的一番推断绝不会错,就算有所偏差也不会太远,因此对于朱慈炯这么年轻的帝王,就能有如此心机也是佩服的很。

朱慈炯既没否认也没承认,因为毫无意义,他就算否认这个女子也不会相信,承认就更不可能了,有些事情猜测是一回事拿到明面上就是另外一回事,就好像布木布泰刚才说的那番话,不管是真还是假,只要朱慈炯否认,那么就永远不可能出现在正史当中,最多也就是野史杂谈会拿出来说上一说。

哪怕这里只有他们两个人,这番话永远也不可能传出去,清太后也没指望眼前这个妖孽般的少年天子会承认,于是继续说道,如果陛下境内的敌人是门阀,想借流贼的手去诛灭他们而暂时放二贼一条生路,那么也没有理由放大清一条生路,所以哀家以为,陛下在大明境外也有敌人,或者说根本算不上敌人,有的只是陛下的野心罢了。

朱慈炯哦了一声。

“历朝历代但凡雄才大略的君主,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为了社稷开疆拓土,恨-->>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