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炯铿锵有力的一番话说的崇祯目瞪口呆,跪在地上的洪承畴更是一身的冷汗,他和朱慈炯没打过什么交道,可也从各方面了解到这位年仅十六岁的少年天子心性极为坚毅,甚至于有些狠毒。

往日里和崇祯下棋闲谈之余,便是崇祯自己都说大明能有如今这番局面,委实靠的便是朱慈炯一己之力,换做任何一人包括他自己都做不到这种地步,可听了朱慈炯这番话,洪承畴终于清楚的知道,他还是太低估了朱慈炯,朱慈炯绝对是秦皇汉武一样的霸绝人物,甚至比起这两位千古一帝还要更狠!更绝!更毒辣!

全天下文臣反对,他便敢将天下文臣诛杀殆尽,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将那些根深蒂固的门阀势力全部拔除,为了天下大治不惜让天下先行大乱,这得要有多大的魄力?这得需要多么强硬的手腕!自己身为叛国之臣能在被俘之后没被凌迟处死甚至被磨体炼魂简直堪称奇迹……

朱慈炯这些话一字一句的敲在崇祯的心头,表面上是在说朱慈烺,可何尝不是在问他,崇祯扪心自问自己能不能做到朱慈炯说的这一切,答案是肯定的,做不到!

他当了十七年的皇帝,内阁先后换了五十余人,被他亲自诛杀的大臣不在少数,崇祯自认自己也是酷厉寡性之人,但也不得不承认他还做不到自己儿子这般狠辣,更没有勇气与全天下的文官为敌。

但朱慈炯这番话却让他有了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大明走到差点亡国的一步,原因是什么?是因为绵绵不绝的天灾导致天下万民不得不揭竿而起以死相抗?是因为关外建虏的崛起屡次扰边,以致大明腾不出兵力全力去剿平叛乱?这些原因都有,但安定下来的崇祯已经知道,这些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百姓叛乱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他们活不下去了,与其饿死不如横下一条心来造反,没准还能有一条活路,但百姓为什么会活不下去?一是因为天灾二是因为沉珂的赋税,他称帝十七载,为了能抵御住日益强大的满清,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加征赋税养军,但事实上呢?百姓勒紧裤腰带,从嘴里省出来的一点点口粮最后去了哪里?不是落进贪官污吏的口袋就是被那些拥兵自重的武将吃了空饷,真正能落到实处的百不存一。

所以差点导致大明社稷倾覆的罪魁祸首是哪些整日里嚷嚷不与民争利却恨不得将全天下的财富装进自己口袋的文官,是哪些把为国讨贼却遇贼即溃的无能将臣,是哪些只顾家族利益不顾国家危亡的士绅豪族,是哪些满嘴仁义道德,叫嚷着忠君爱国,贼军一至便立即望风而降的儒家士子!

崇祯在这大宅里每每想起甲申之变前几个月时候的场景都感到无比的可笑,堂堂君王为了让大臣们募捐军队的开拨银子,到最后活生生演成了一出闹剧,号称富有四海的大明天子尽然最后连一百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眼睁睁的看着北都落入贼手,然而李自成一入京,玩了一出追赃助饷光是北京城内就追出了七千万两!

他那个恬不知耻的国丈,让他拿两万两出来没有,被李自成一追拷出了七十万两,那个大殿之上拼命哭穷只肯纳捐五千两的内阁首辅陈演,最后被拷出了五十万两,崇祯有时候真是百思不得其解,这些无耻之尤的文官在大殿之上满嘴大义凛然的时候,心里面到底能龌蹉到什么地步。

要说文武百官也就算了,大明的天下亡了,他们大不了改奉新主,只要新主想要安定社稷不似流贼那般目光短浅,他们同样能够高官厚禄不失荣华富贵,可那些皇亲国戚呢?他们可是与大明国怍息息相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存在,比如周奎,大明若在他就是尊贵无比的国丈,大明若是亡了,新朝一立,周家越富岂不是越要成为新兴权贵眼中的肥羊,没了身为中宫皇后的女儿庇护,他周奎在权贵的眼里又算的了个什么东西?

所以当-->>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