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三名风姿各异心情迥然但都极为貌美的秀女,在卢九德的组织带领下编成三排进入午门,过了内五龙桥直入奉天门,然后在奉天大殿外一个个垂首低眉俏生生的等待着皇帝的召见,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毫无疑问将成为她们一生命运的转折点。

徐丹目光怔怔的看向奉天殿的匾额,这地方她以前来过数次,不过那还是好些年前跟随爷爷一起来的,她们这些权贵家的孩子,比如哥哥徐明远还有安远侯家的柳平阳等等都曾在这块空地上尽情嘻闹,转眼间十几年过去,再次回到这里的时候,这座紫禁城已经有了新的主人,而她已然成为待选的秀女。

卢九德将秀女带到以后便快步走向大殿,秀女们这些天可都学习过正规的礼仪,现在又有小宦官和宫女在场维持秩序,自不担心会生出乱子,退一步说,来到这里的女子谁的心里不巴望着自己能够成为娘娘,谁又不想自己能够成为宠冠后宫的女人,自然也不会在这节骨眼上失了仪态,让前三轮的努力付之流水,就连不大情愿入宫的徐丹都是一样,毕竟她自己也清楚,她站在这里代表的已经不是她自己,身后代表的已经是整个中山王府的利益,这是贵族女子的幸运也是不幸。

卢九德走到丁卫甲的身边低声说了几句,无非也就是秀女已经到齐,可以禀明圣上一类的废话,丁卫甲眼睛又不瞎,自己看的清清楚楚还用别人去说?不过这是礼仪的一部分,谁又敢轻率马虎?

丁卫甲走进奉天殿内跪倒:“启禀万岁爷,待选的一百一十三名秀女已抵殿外。”

“宣旨吧。”朱慈炯淡淡吩咐了一句。

“诺。”韩赞周应道,走向御阶上方正中位置展开圣旨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关雎》之化,始于国风。贯鱼之序,著于《大易》。用能辅助王道,叶宣阴教。皇帝惠妃顾氏、顺妃杨氏、兰嫔卞氏玉京、丽嫔卞氏玉敏,门袭钟鼎,训彰礼则,器识柔顺,质性幽闭。美誉光於六寝,令范成于四教。宜升徽号,穆兹朝典。

顾氏秉性柔嘉,持躬淑慎,于宫尽事,克尽敬慎,堪为后宫典范,今册封为贵妃列诸妃之首。授金册金印。

杨氏敬上小心恭谨,驭下宽厚平和,椒庭之礼教维娴,敬宗礼典,肃慎中馈。四海皇天,无负朕命,今册封为贤妃。授金册金印。

兰嫔卞氏玉京,丽嫔卞氏玉敏,肃雍德茂,温懿恭淑,有徽柔之质,柔明毓德,有安正之美,静正垂仪,今册封兰嫔为淑妃,丽嫔为庄妃,钦此!”

顾颖和杨芹盈盈站起微微一副齐声道:“臣妾谢陛下。”

“臣等为贵妃贺,为贤妃贺。”内阁五位阁臣加上钱谦益也赶紧微微躬身一礼。

对于天子的这道赐封诏书,他们心里其实还是有诸多微词的,新人入宫,给宫里的老人提升封号本无可厚非,但二妃身后站着的可是军中大将,二妃的地位越高,对于军中的影响力必然越大,以史可法为代表了内阁现在越来越担心,顾骏和杨衡会不会仗着宫里的势骄横不法最后祸乱大明。

不过处在深宫里的天子似乎完全不担心这一点,反而对他们文臣的防范要远超武臣,尤其是几个月前御书房内的那一席话其威力不下于平地惊雷。

以史可法为首的文官集团现在一心只想挽回文臣在天子心目中的形象,另一方面还隐隐有些期待两个军中外戚做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来呢,天子要册封二妃就册封去好了,以天子的秉性说了也是没用不如干脆闭嘴,办好手里的差事,将天子心目中的形象一点点挽回来,才是他们这些大臣当务之急要去做的事情。

至于卞氏姐妹被封妃更是意料之中的事,两姐妹方入宫的时候,天子就要册封二女为妃,不过被内阁劝阻,如今卞玉京-->>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