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为止,朱慈炯直属亲卫营编制五百人,亲卫统领已经由林森变为雷承,而林森在新的流民当中通过选拔扩编了一千七百人,总计两千三百人组成一卫,朱慈炯将这一卫定名‘鹰爪’,卫统带官林森。

朱慈炯参照后世军衔制,改革现有军制,授林森参将衔,‘鹰爪卫’军服统一为暗红色,军服右手臂绣有白色苍鹰图案,每一名普通士卒如今称之为‘列兵’,军服肩膀两边各自缝上黄铜打制而成的两道月牙肩饰。

新军组成每五人为一伍,伍长由上等兵担任,肩扛三道黄铜月牙。

三伍为一队,包括正副队官在内共计十七人,队官授‘少尉’衔,肩扛一颗三角银星。

五队为一翼,连同两名副翼长在内共计八十八人,副翼长授‘校尉’衔,肩扛两颗三角银星,翼长授‘上尉’衔,肩扛三颗三角银星,为方便管理,每一翼统一居住一间通铺连房。

五翼为一营,含正副营指挥在内共计四百四十三人,营副指挥授‘都尉’衔,肩扛四颗三角银星,营指挥授‘准将’衔,肩扛一颗黄金六棱星。

五营为一卫,含正副统带,参谋军医等,编制两千三百人左右,卫副统带军衔和营指挥一样,而卫统带则为‘参将’,肩扛两颗六棱金星。

目前为止,朱慈炯麾下共有两卫加一亲卫营,另一卫定名‘鹰扬’,参将统带官由杨衡担任,兵力也在原有一千五百列兵的基础上扩编到两千二百,三支兵马总数接近五千,也是如今朱慈炯能够不引起北京方面重视的最大极限,人数要是太多,会不会让崇祯觉得别有用心不谈,可万一要是让朱慈炯将其调出来打流寇,可就不太好玩了。

但现在困扰朱慈炯的不是兵源问题,不要看现在江心洲上只有六万多流民,甚至还有超过半数的妇女儿童,可只要他愿意,发布征兵令,立即拉出一支两万人的军队,完全没有任何难度,当然这样没有任何操练的队伍,光凭借对朱慈炯的信仰去战斗的军队,想来也不会有太强的战斗力。

现在朱慈炯最缺的还是营一级以上的中高级将领,原先林森统领的一千亲卫,除了雷打不动的五百朱慈炯贴身近卫以外,余下的五百全部在两个卫当中担任伍长到营将职务,差别很大,但是底层将领如果不架构健全,对一支军队战斗力的影响几乎是致命的,所以两卫中的翼长与营指挥现在全部都是暂任,军衔也在前面加了个‘准’字,为的就是日后等战事一起,或者执行特殊任务以后看立功情况再定,这也是目前没有办法的办法。

因此在目前为止,朱慈炯的嫡系五千军马当中只有五个人拥有高级的正式军衔,鹰爪卫参将统带林森,鹰扬卫参将统带杨衡,准将副统带赵吉祥,准将副统带李丰以及朱慈炯亲卫营准将指挥雷承。

朱慈炯对于未来军队的架构不算复杂,现在受限于军马上限问题,不得不只能编制出两个卫,可只要时机成熟,军队扩编势在必行。

按照他的方案,北伐中原之前至少也得整编三个军,每军包括五个卫,配以五百游骑斥候,炮营医护等等,一军差不多要有一万二三人马,如此一来三军四万人,就是他将来匡扶社稷的第一笔本钱。

除了军队以外,一旦江心洲上的建设狂潮大部分结束,必然会产生大量的闲置劳动力,这些可都是不要劳务费的免费劳力,对于现在还不能动用藏银的朱慈炯来说,要是不能利用起来未免可惜,而且几万十几万流民待在一个只有两万多亩的土地上,人口密集程度实在太大,太闲又相对安定的环境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冲突,所以朱慈炯当务之急就是要给他们找事做。

被服厂已经分流了三千大姑娘小媳妇,那些无家无口的女子,也将会被统一起来进行医护培训,现在江心洲上正在建造的战场急救医护中-->>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