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皇太子 第387章 科举货币、产业(9)(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这些新兴产业关系到朱慈炯自己的钱袋子,因此解释起来当真是不厌其烦,蒋伸劫后余生又是他用惯了的老人,将这些事情交给他去办,总比朱慈炯再去找几个根基雄厚的商贾去办更让他放心,是人就有私心,更何况商人还要加上一条逐利,就算能尽心尽力为朱慈炯赚银子,谁知道会不会背地里面想尽办法为自己家族谋私利,朱慈炯可不想整天像防贼一样防着为自己赚银子的人。

看蒋伸躬身站在面前一副局促难安的样子,朱慈炯就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无非也就是没有头绪罢了,话又说回来了,能把朱慈炯刚才这句话听明白的人,这个世上正好一个巴掌能数的过来。

朱慈炯伸手在御案左边一沓纸堆上拍了拍道:“这些都是新兴产业建厂的基本资料和工序,至于用途朕在这里可以和你简单交代一下,你带走也可以慢慢研究,不懂的地方你可以去找国师或去梅山镇找赵侍郎都可以,他们清楚的很。”

蒋伸规规矩矩的接过厚厚一沓纸张,再恭恭敬敬得退回到原先的位置站好,摆出一副聆听圣训的架势。

“这玻璃和琉璃听起来差不多,但是琉璃的制作工艺极其繁杂,制作琉璃的工人不但要具备精湛的技艺,打造一件成品还要经过数十道程序,因为琉璃制品基本都是艺术品,多用于摆设装饰,实用性低的可以忽略不计,但玻璃不一样,玻璃制品更注重实用性,但是制约玻璃成型的最大障碍是烧制时的温度,但现在即便是梅山镇淘汰掉的土高炉都能达到炼制玻璃所需的温度,因此这一瓶颈也就不复存在了。”

“但是玻璃的透明度和亮度都要比琉璃高的多,不管富户还是寻常百姓都可以购买玻璃作为窗户,玻璃御寒方面比纸质窗户要高的多也更安全,当然朕让你建这玻璃厂,一开始造的玻璃可不是用来做窗户的,朕要你去造玻璃珠,这些玻璃珠晶莹剔透、大小一致,看上去让人目眩神迷,宛如一颗颗天然生成的珍珠一般,两钱银子就可以做一串出来,一串卖个千两银子问题不大,等赚足了那些大户的银子,再去茶盏、灯饰等等装饰性物件,再赚上一笔以后再造玻璃窗户,你想想朕能赚多少?”

蒋伸差点没一个跟头栽翻在地,两钱银子的成本卖一千两!五千倍的利润!这也太黑了吧,说这话的要不是皇帝,蒋伸估摸着自己冲上去能将这般大放厥词之人狠狠抽上几个大耳刮子!

朱慈炯笑道:“你也不必惊讶,等到这玻璃珠串真的造出来以后,你拿出去卖一万两一串,只要不知道底细的人都未会觉得贵,等到玻璃全面进入寻常人家,他们感觉到不对的时候已经晚了,难不成那些个富户,还能为了万把两银子去找你拼命不成?”

蒋伸彻底无语,天子这话摆明了就是要坑富户豪绅啊,前面的自行车坑个几十两也就算了,这玻璃坑的未免也太狠了些吧。

朱慈炯却已说到了兴头上:“知道朕为什么要建酒厂吗?原因其实很简单,是因为朕觉得进贡的鹤年酒虽养生效用奇佳但药味也重,而且劲力太小朕喝着很不习惯,城里醉月楼的醉月春虽绵香幽长但同样劲头不足,朕听闻怀仁县茅台镇有个叫杨柳湾的地方有几家酿酒作坊,酿制的白酒馥郁醇美,闻之香气扑鼻饮之满口生香,朕饮过一次当真是甘之如饴,只可惜杨柳湾的作坊规模太小,每年酿制不过一两万斤,朕以为此等美酒若不普及民间甚为可惜,因此朕决定就在这茅台镇上建一座大型酿酒厂,此酒就定名为‘茅台’,从今以后这茅台就作为御用之酒入贡,也对民间发售,此事便交给你去办,至于建厂之事你就找个信得过的人去办便是。”

“臣记下了。”

蒋伸终于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心血来潮了,也真没想到天子年纪轻轻却好一口杯中之物,而且居然还嫌醉月春不够劲,不对醉月春现在好-->>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