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武二年正月初一,南京,大雪……

全大明都沉浸在新年的喜庆当中,大明乱了那么些年,底层的百姓什么时候能够在脸上洋溢出欢乐的笑容,踏踏实实的过一个新年了。

圣武元年的时候,大明新军北境鏖战,国有巨贼未平,外有蛮夷未逐,大明虽因新君登基,万象更新,虽然废除了苛捐杂税,可毕竟是从崇祯年间过渡,底层百姓又有多少能做到家有余粮、丰衣足食的。

但自圣武元年起,国内巨贼被一扫而空,外寇灰溜溜的滚出关外,各项利民政策相继出台,官府盘剥再无往日那般肆无忌惮,老百姓的日子才算真正的好过不少,脸上才真正有了富足的笑容。

圣武当朝,对老百姓来说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新年,岂能不普天同庆!

国都南京处处银装素裹,显得并不是很热闹,并非天公不作美,因为京都的百姓几乎汇聚成了一条河流,涌向了皇宫午门之前,粗略一看人群何止十万!

十万百姓聚集一处,原本该是一副喧闹沸天般的景象,然而没有,整座午门前安静的近乎压抑,因为他们知道,再过不到一个时辰,他们心中敬若神明的圣武天子便会登上承天门楼,为在外征战的八名战将以及护卫帝都戍卫皇城的近卫军主帅颁授军衔!

天子坐镇深宫,圣颜何其难见,老百姓的心思很简单,他们只是想在授衔结束的时候,能够当着天子的面行一次三跪九叩大礼,来表达自己对这位一心为百姓谋福祉的衷心爱戴仰慕之情,为此成千上万百姓深夜便动身前来午门外集结,不顾漫天风雪,不顾刻骨严寒,为的只是能够占据一个好位置,能够在最近的距离睹目圣颜,为此不知道多少身体孱弱之人冻晕,然后被近卫军护卫军士抬走救治。

近卫军一卫战士,辰时未至便开始进行布防,尽量能让百姓靠近一些,但也要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两千多战士围城弧形,将午门前围出一块空地,然后如标杆一样矗立不动,大雪飘落,午门之下仿佛被堆积了两千多雪人,只有那一张张大檐帽下,才能看得出那是一张张已经被冻的青紫的脸,没有任何一个战士会动一下抖落身上的积雪,哪怕是冻死,他们也会站到天子归宫的那一刻!

辰时已过,朱慈炯依旧困意不绝,昨夜他宿在高敬妃处,和高惜缘辞旧迎新,一战跨年!

但再困,他也得爬起来,今天可是正月初一,按常规他需要和皇后一同接受百官朝贺,然后午间在坤宁宫用膳,膳后接受后宫诸妃嫔贺年……不过今年朝贺已经改为正月初三,后妃贺年也推到了初二,因为初一他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就是为九将授衔!

这种安排,内阁几老原本打算劝谏,后来还是史可法决定算了,天子初一为诸将授衔,无非就是要让天下人知道他对于军人的重视,从而激励更多的青年,燃起报国之志,改变大明重文轻武的观念,去劝估计多半也是白劝,不如免开尊口……

高惜缘也知道天子今天有要事,是以辰时还差两刻便已起身,简单梳洗了一番,然后亲自下厨熬了一碗八宝莲子粥,这也是她入宫以后学会的唯一一门手艺,味道一般重在心意,见天子起身,上前亲自服侍穿戴,这也算是一门手艺,也渐渐从生疏变得熟练……

朱慈炯感受到空气当中的淡淡寒气,眉头微微撅起,昨天天气还算正常,没想到临近傍晚便飘起了雪花,这一夜过来,整个大地都似是成了冰雪世界,没有天气预报的时代果然让人不爽。

朱慈炯能够想象的出,现在午门前的景象,哪些翘首期盼的百姓还有戍卫的近卫军定然冻伤了不少,一想到这,朱慈炯就有些后悔将授衔日定在正月初一,如果换到十五不知道会不会好点……

离正式登上承天门授衔还有大半个时辰,朱慈炯身为帝-->>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