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猎猎,大雪纷飞,京师的百姓已经散了大半,只剩下三两千人站在江边眺望着不远处的八卦洲。

天子承天门对大明九将授衔已毕,差不多已经快被冻僵了的近卫军战士只能驱散围在午门外的人群,因为授衔之后,天子便要出宫前往八卦洲英烈祠,亲祭大明英雄纪念碑,告慰圣武元年平定天下之战中战死的大明英烈在天之灵。

天寒地冻,长江已被冰封数日之久,只要不是承载太大的负重,人在江面冰层上行走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天子出宫总不可能踏冰而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哪怕亿万分之一的可能,长江水师也不可能冒险,此时的江面早已经被凿出了一条十余丈宽的通道,直通八卦洲码头。

英烈祠内,朱慈炯在供奉战死军人名册的香案前捧了三炷香,点了点头微微致意,如今万民祠供奉戍云子道长亲自接过恭恭敬敬插入香炉内。

身为天下之主,大明至尊,朱慈炯没有可能如祭天、祭祖那般躬身拜祭,取个意思已足以让天下间的军人感动莫名,也足以告慰哪些为大明战死的英灵。

七十二声默哀鼓响彻长江两岸,大明英雄纪念碑下,朱慈炯、国师石传风、上百文武大臣,数以万计入八卦洲大营集训的新兵,以及所有听到鼓声的百姓,全部闭上了双眼,微垂头颅默默致哀……

鼓终,朱慈炯睁开双眼,看了一眼身边的石传风,这个对他有大恩的老道士即将归去,也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再次相见,但石传风对他的恩犹如再造,对大明的恩同样犹如再造,尽管此时空不是彼时空,但足以弥补他三十四年的遗憾。

礼部尚书亲自宣读了祭词,然后交给朱慈炯,点燃投入大鼎,祭碑至此已算落幕,风雪严寒,朱慈炯也不愿上百官员陪着他一起挨冻,心里叹了一口气,然后仰面风雪,雪花飘落于脸,带起一丝丝冰寒凉意,也算驱散了祭碑所带来的那一股压抑之感。

坤宁宫内,徐丹身穿礼服头戴凤冠,端坐正殿凤椅之上,发呆……

本来今天按规制,天子是要在坤宁宫里和她一起接受后宫妃嫔贺年的,但是朱慈炯改了日期,于是一如既往,后宫嫔妃照例请安之后便纷纷告辞,留下她日复一日枯坐深宫,感觉已经快要憋疯……

天下女子没有人不羡慕她头上的凤冠,唯独她自己觉得这凤冠重若泰山,压的她几乎透不过气来,入宫不到两个月,她已经找借口回家省亲了一次,但结果是她宁愿没回去……

看着爷爷、爹爹还有哥哥那一副副毕恭毕敬的神情,她不要说是偷溜出府骑马畅游了,就是在府里转一圈,都有无数太监宫女贴身跟随,搞的跟她似乎找不到回去的路一般好生无趣。

这几天京师风云突变,史可法对权贵下了狠手,就连安远侯都被下了狱抄了家,不管最终会定下什么罪名,这年只能是在牢里过了,她那个青梅竹马甚至原本还有婚约的徐明远被贬为了庶民,统一安置去了梅山镇,也不知道现状如何了。

她自然不会替安远侯府求情,朱慈炯的秉性,她如今多少了解一些,似乎对女子干政并不反感,但她不能,因为她虽然与徐明远没有什么瓜葛,但天知道英明神武的大皇帝是不是个小心眼,怀疑她还对曾经的未婚夫留有私情……

所以徐丹更显烦闷,她性格刁蛮心思却很单纯,在这后宫,如今不过二十来个妃嫔,但以后肯定会更多,天子薄情寡义,男人喜新厌旧乃是真理,她没力气更没精神处处去算计去防备,去处心积虑的和那么多女人争抢一个男人。

好在她是皇后,身份超然,如果只是妃子,她真怀疑自己有一天会不会成为史书里面阴险毒辣,整日只知琢磨算计别人的恶毒女子。

整座后宫里面徐丹最佩服的还是顾贵妃和杨贤妃,-->>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