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几年甚至十几年以后,将要接手的只会是一个满地疮痍的朝鲜,这片土地上精壮的男子大多被裹挟从军充当征服远方的炮灰,好生养的女子将会成为大清八旗子弟繁衍子嗣的生养机器,至于其他老弱病残,还有嗷嗷待哺的幼儿杀了未免可惜,自然是要留给自负仁义之名的圣武大帝,消耗些许大明的国力!

一个破败的朝鲜加上数百万弃民,不说能把大明拖残至少也能拖晕,而这段时间的大清只怕早已站稳了脚跟,开始慢慢恢复国力了。

这是济尔哈朗能想到的一切,也是布木布泰和他展示的宏伟蓝图,但济尔哈朗不知道的是,在他眼中那个睿智无双的女人所说的这一切,其实六七成都是来自于大明那个小皇帝,甚至可以说,这一切战略构想,就是那个小皇帝替大清设定好的路线,大清不得不去做,不做……神武军随时出关自己做,做之前,还可以顺手把大清给灭了。

当然让布木布泰心动,并最后愿意按部就班实施的重要原因并不是来自大明强大的军事压力,大清打不过,可在神武军出关之后,跑还是能跑的掉的,她心动是因为,这不但符合大明同样也符合大清的利益!

大明不需要人口,太多的原住民对于大明来说只能是拖累和不稳定因子,但大清人口稀少,这次入关又死了那么八旗子弟,最缺的就是人口,大明如今有的是银子,看不上朝鲜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哪点财富,但大清需要,战争赔款赔的差点倾家荡产,一两银子对于如今的大清都是好的,既然大明不需要,大清自然要不遗余力的去刮透朝鲜的地皮。

大明需要的只是地盘,征服一块地盘对于军队来说是军功,对于圣武大帝来说就是丰功伟绩,是足以彪炳史册的重大政绩。

而大清现在最不需要的就是地盘,也不能说不需要,实在是不敢要,关外也好,朝鲜也罢,离大明委实太近,大清缩在虎口之外,完全没有安全感啊,这一点连济尔哈朗都不得不承认,在大清的军力不足以正面抗衡大明之前,还是离这个恶邻越远越好,惹不起难不成还躲不起吗?

这就形成了你情我愿、各取所需的一种微妙平衡,对于朱慈炯来说,一只已经被打断了三条腿,吓破了胆子的满清,其利用价值已经所剩不多,如果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那还留你有什么屁用,不如直接亡国灭种来的干净。

只不过连朱慈炯都没有想到的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那个女人,居然那么有决断力,不仅能将当初背弃大清的娘家人重新拉回到满清的阵营,迅速为顺治坐稳帝位奠定了基础,还能在回去不到一个月的情况下,便立即出兵朝鲜,打了朝鲜一个措手不及不说,其成果更是出乎朱慈炯的预料。

“这个女人不简单呐!”朱慈炯将天眼传回来的谍报扔在一边,由衷赞叹了一声。

按照朱慈炯的预计,清太后回归之后,第一步要做也是必须要做的就是巩固皇权,稳住他儿子的皇位。

历史上传闻孝庄皇太后为了他儿子的皇位,不惜委身下嫁多尔衮,这是不是真的朱慈炯不知道,也没办法解开这个千古谜案,但朱慈炯知道以那个女人的见识和手腕,要想从济尔哈朗的手里将满清的大权抢过来,应该不成问题,最多也就是多花点时间罢了。

然而清太后自大明回到盛京,再到出兵朝鲜,前前后后不到一个月!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女人连一个月,甚至十天半个月都不到的时间就让济尔哈朗彻底臣服,甘心交出一切军政大权听从一个女人的调遣,朱慈炯不知道清太后是如何做到的,但这份能力,朱慈炯自叹弗如……

清雅小筑,朱慈炯与布木布泰一番小谈,所言及的满清出路,被其执行的无比透彻,甚至于比朱慈炯预想中的还要完美,比如满清攻打朝鲜,这李氏王族若不尽灭,对于朝鲜-->>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