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似懂非懂,福王含笑点头,明显在不懂装懂……

朱慈炯笑道:“其实说的更简单一些就好比写信,你有什么话写在信上,然后寄给高弘图,高弘图收到史卿的信看了以后,自然会知道你要对他说什么,而这电报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将你的信寄给他,至于有多快,可用风驰电掣四个字来形容。”

这下几人才算是真正听懂了,明明很简单的事,天子非要绕了一大圈,委实怪不得他们领悟能力太差。

“现在史卿可说几句话,朕便用这电报发给高弘图,试试效果如何。”

史可法略加思索道:“内阁前天整理了一下,这段时间以来,天下间有志修建长江大桥的商贾提交上来的几十份建桥方案,微臣与高部长从中初步筛选出三份,正打算报于陛下,不如就让高部长将这三份方案的主家名单发送来这里可好?”

朱慈炯大有深意的一笑,这段时间以来整个天下各大商贾乃至但凡竞拍到修路和开矿的贵族,基本都在招募劳工,好在大明的百姓苦日子穷日子过得实在是太久太久了,做工便有现银拿的好事自然不愿意错过。

商贾们的算盘打的比谁都精,一方面要保证充足的劳力,一方面又不愿意在劳工的工筹以及伙食上面付出太多,所以天下间依旧拥有充足的劳力闲置,朱慈炯当初也正是预料到这一点,才会不惜冒着好大喜功之嫌将三大工程同时立项,放在今年之内同时招标。

有志将产业做大的商贾,当然不会满足于修路开矿,弄清楚大桥修建的规则之后,有实力的巨贾显贵便积极招募天底下的能工巧匠,可以说,也唯有圣武朝的工匠才算是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春天,一个个被往日里连正眼都不会看上他们一眼的贵人们礼遇,奉为了座上宾,目的自然也只有一个,希望他们能够设计出让天子满意的建桥方案!

这两个月以来,工部收到的建桥方案差不多上百,而这些方案将会经过内阁的几位阁老的商议之后,筛选掉明显不可能实现的,按照史可法的意思就是上百份方案当中目前有三份,内阁认为具备可行性,而投了这三份方案的商贾是谁,自然也只有内阁五位阁臣知道,如今高弘图和姜曰广在一起,剩下的三个在这电报局,验证此电报的玄虚,自然以此最为合适不过。

真要说起来,史可法的提议已经多少带点欺君之嫌了,欺的就是朱慈炯不知道,所以才以此为题来验证真假,不过朱慈炯岂会在意这点小事。

“拟报。”朱慈炯转头对发报员说道:“致电高部长,长江大桥招标方案朕甚为关注,现将投标方案合格的三位商贾名单发送松江。”

滴……滴……滴……

朱慈炯话音一落,负责发送电报的发报员已拟好电文,传向了通往梅山的第一个基站。

梅山电报局。

自从天子与朝臣登上火车疾驰而去以后,二十余位老臣便被带到了这里,不过赵立功似乎也知道若是让这些老臣一直待在电报局不太合适,于是安排刘大根据自愿,可领诸位老臣参观梅山工业基地的各项工业成果,年纪上了岁数的人一般都喜静不喜动,但高弘图还是与几位感兴趣的老臣在梅山小转了一圈,看见第二炼钢厂的生产过程以后,直呼叹为观止。

半个时辰前,几人回到电报局,一干老臣不明就理,不过刘大言称是陛下让他们在此等待,至于等什么则是一问三不知,尽管郁闷却也只能一直等下去。

直到电报局里面的两个电报员其中一人走进内室,恭恭敬敬的将电文递交到高弘图手上。

“这是什么?”高弘图扫了一眼,完全不明白怎么回事。

“陛下如今身在松江电报局,刚才发来电文,询问电文当中所发之事。”电报员如是答道。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