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吁使者?”朱慈炯奇道:“朕若是没记错的话,此人来金陵城怕不有半年了吧,怎么?赖到现在还没走?”

韩赞周苦笑,张献忠入缅甸不久,东吁王他隆便派出使臣前来大明求救,如今已是圣武二年八月,算算时间差不多已经过了七个半月,可怜这使臣请求觐见万岁爷,万岁爷置之不理,还让他不必理会,随后每个月此人都要递交申请觐见的奏章,只不过他得了吩咐,自然不做理会,时光荏苒,一拖已经半年多了。

这次南方几个小国就好像约好了似的,竟然先后到了金陵,以朝贡为名请求觐见大明天子,韩赞周自然不敢如对待东吁使臣那般不闻不问。

“张献忠这是打算挖断东吁王朝的根基啊。”朱慈炯笑道:“按照朕原本的推算,张献忠兵出东南,要么两年之内平定诸国,饱掠而走,要么被南方诸国联合起来葬在异乡,如今看来张献忠是尝到了奴隶贩卖的甜头,又以为有英国做靠山,似乎是有了底气,以为即便朕派军去剿灭他,他的大军也可从容由海上退走,所以才会在东吁国内大肆抓人口贩卖,只是如此一来,他隆王怕是欲哭无泪了吧。”

听了万岁爷这话,便是连韩赞周都忍不住想要替可怜的东吁王抹上一把心酸泪水,他隆现在何止是欲哭无泪,听天眼的探子回报,他隆王这两三个月以来整日借酒消愁,形容枯槁不似人君,这其实才是东吁王朝内部皇族势力异动的最主要原因,当然这一切还是要归功于张献忠的狠辣。

张献忠勒索了东吁两千万两白银以后,确实遵守承诺没有继续攻打阿瓦城,但却以阿瓦城为中心,兵分四路疯狂抓捕缅甸人口。

缅甸一百多年前便一直处在诸部混战的大形势下,民生恢复极其艰难,好不容易东吁部统一了缅甸获得了难得的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这段时间东吁王朝一样在征战,但自然无法与统一战争相比,老百姓总算是恢复了一点元气,可在第四代东吁王莽应里继承王位以后,自诩兵强马壮国力强盛,竟然头脑发昏悍然侵入大明的云南境内。

神宗皇帝得知军情以后立即派遣刘綎、邓子龙率领大军将东吁军击杀数万,大明雄师一直追到阿瓦城下,若非神宗皇帝仁慈,给了东吁王朝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只怕东吁国早在六七十年前便被大明给灭了国统。

随后三十余年,东吁王朝又参与进了与洋夷之间的战争,战火绵延多年,国内早已是一片狼藉,他隆王继位十几年来,总算是给了东吁百姓喘息之机,人口通过十几年的恢复,渐渐也超过了三百万,可惜东吁王朝见罪于天,东吁百姓还没享受二十年相对平静的日子,瘟神张献忠便悍然南下了。

张献忠一开始的确打算在缅甸境内搜刮足够以后便转战安南、寮国还有高棉这些小国的,对待缅民是遇上的只要看不顺眼就顺手杀了了事,可自从决定将贩卖人口作为毕生事业以后,缅甸百姓总算是遭遇到了灭顶之灾。

张献忠原本是为了银子刮地三尺,对待缅民尽管屠杀不少,可也未必会尽数赶尽杀绝,可现在为了人口……那真是蝗虫过后寸草不生……

看张献忠如今的架势多半是打算将七八成的缅民给卖了,以前老弱病残幼几乎必死无疑,可现在反倒还能留下一条活路,当真是莫大的讽刺。

百姓永远都是王朝的基石,张献忠最后若是将大部分缅民当奴隶卖给英国,就算留着阿瓦城不灭,实际上东吁王朝也等于是灭了,王朝统治的百姓都没了,难不成让他隆自己统治自己……

所以现在的他隆心如死灰也就不难理解了,最多再过三五个月,整个缅甸都将成为千里无人烟的荒芜之地,东吁王朝的命运就算是现在都已经能看到了尽头。

现在东吁使者赖在金陵城里死活不肯走,想必是对国内的形势多-->>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