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宫外殿,朱慈炯眼里寒光越发凝练,韩赞周小心翼翼的伺候在侧,却是连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他们还跪着?”

“回万岁爷的话,一刻钟前收到的消息,七百四十三位官员一直跪到现在,无人离去。”

“内阁呢?”

“老奴已经按照万岁爷的吩咐,去将六位阁老一起请来,随跪在前。”

朱慈炯点了点头,好一出逼宫大戏!

今天五月十四本非大朝之日,朱慈炯在坤宁宫起身以后,本打算召集内阁八位阁老好好商议一下,如何平息土改给官场带来的风暴,当然对于朱慈炯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怀柔安抚但土改政策最终一定要施行,二是彻底镇压!

内阁如今背负着巨大的压力,朱慈炯当然要给内阁撑腰力挺到底!

不过天眼探查到的情报是,数百上千官员,这几天频繁走动串联,似乎已经做好了大朝之时对朱慈炯发难的所有准备,对此朱慈炯只是一笑了之。

本以为满朝官员会选择在五月十五大朝时候行逼宫之举,没想到今天辰时刚到,宫门刚刚解锁的时候,官员就陆陆续续的进宫请求觐见,辰时还未过半,入宫请觐的官员便已经超过了五百之数!

所有入宫的官员全部在乾清宫外整理好衣冠,然后跪倒以首触地,一言不发,逼宫之意明显至极,大有朱慈炯不收回成命,就跪死在殿外的架势。

这是要摊牌和决战了啊,朱慈炯表面上看起来轻松,内心却没来由的感到一丝压力,土改形势的发展多多少少已经脱离了掌控之外,官员如此作为,让朱慈炯将原本的怀柔政策彻底抛诸脑后,为了一己

之私,不顾国家大势,不顾民生不恤百姓,只想一心为自家家族谋利的官员,朱慈炯唯有镇压二字奉上!

这次百官逼宫之举完全是私下串联的结果,与内阁几乎没有任何关系,王永吉等新入阁的三老,尽管不赞同史可法等人进行土改的方式,但内阁若是出现分裂,对谁都没有好处,可以说三阁老纯粹就是被原五老架在火堆上面烤,要么被烤熟黯然退出,彻底告别政治舞台,要么浴火重生,政治生命再攀一个高度。

当然让三阁老最终决定和史可法等人站在一条阵线的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高弘图四人的缄默,和史可法语重心长说的那番话,史可法没有添油加醋,只是将天子在御书房大骂儒家文臣的话做了阐述,言及为了天下大治不惜天下大乱施以军管府州的策略,三位阁老才知道,原来儒家士林在天子心目中的形象已经不堪到了这等地步。

而史可法转述了天子对于土改的决心,更是让三阁老明白这是大势所趋,他们妄图对抗大势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螳臂当车黯然下野。

只可惜这些言论只能在内阁议政厅内说说,若是传到官场当中,只怕引起的将会是不亚于土改大政施行的巨大地震,官员私下串联想干什么,内阁心知肚明却无力阻止,内阁如今在官场上就是众矢之的,交代下去待办的事情,各级部门几乎都在阳奉阴违,中枢办事效率跌到了圣武朝的最低点。

可以想象,如果土改之事处理不好,或者连今上都没能挺住压力,内阁如今的八位阁老也不用等明年的大选了,直接自请致仕还能落得最后一点体面,但包括新入阁的三老在内,八位阁老一致认定,百官想要通过请愿乃至逼宫的方式让天子妥协?今上继位四年以来,可曾在大政上面妥协过哪怕半次,百官逼宫的结局多半是头破血流罢了。

百官跪在乾清宫外请愿,内阁八老自然不打算参与,可韩赞周派了宦官传达天子口谕,让除了年事已高的高弘图与姜曰广以外的六人一起去跪,其中深意史可法等人岂能不知?

内阁一直在纠结是否参与百-->>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