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边战卒已然脱离,冯双礼部六千多人马缓缓朝无名河撤退……

“挥旗。”沙杰汗冷冷的下令。

战场上用来指挥大军的红黄双旗摇动,通过旗语将沙杰汗的军令传到各部,进军鼓声有节奏的敲响,只见三面合围的莫卧儿战士缓缓朝前行进,对冯双礼部的包围圈已经越缩越小。

十万大军,骑步各占一半,五万步卒踏着整齐的步伐朝西边移动,五万骑兵则在外围朝无名河收拢,如果不出意外,冯双礼部此役必然会被一网打尽,便是冯双礼本人也必将饮恨无名河畔。

冯双礼不是傻子,能在沙杰汗的围剿之下坚持了三年之久,至少对于印度大部分都地理还是掌控于胸的,如果不是别有目的,即便最终依旧会败在沙杰汗手里,但也绝无可能让自己陷入如此绝境!

就算陷入围剿,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西面乃是绝路,如果仅仅只是他自己,那么他面对这种绝境,唯一的选择就是死战到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然后慷慨赴死!

然而这是大明的战略部署,大明需要用他的部卒将沙杰汗吸引到无名河畔,由此创造歼灭莫卧儿帝国主力的机会!

无名河对岸的山峦当中,一片开阔地上,赫然林立着一排排巨炮,细看之下竟然足有两百门之多,两千五百身穿大明新军军服,背负长枪,腰间还挂着三颗手榴弹的新军战士如同标杆一样肃立其中,只待将军一声令下,他们有绝对的信心撕碎一切正面之敌!

曹正刚,原星辰军星光卫卫统带,累功升为星辰军副都指挥使,准将军衔,帝国三等荣誉勋章获得者之一!

此番奉天子诏令,亲率一卫新军,五百炮营战士入印度,配合冯双礼剿灭莫卧儿帝国主力!

大明军力强盛,拥有陆军七十万,然而地域也比往年辽阔了何止一倍,七十万兵力听起来不少,其实分散以后似乎还有点捉襟见肘,印度地域同样不小,至少朱慈炯二三十年内没有胃口将之吞并,但是不吞并不代表不压服,莫卧儿帝国统治印度一百多年,也是时候挪挪窝了。

对待印度,朱慈炯的盘算很简单,如同李定国在澳大利亚,由汉人建立政权,施行王化政策,用上百年时间来潜移默化,最终是否能将印度乃至澳大利亚纳入大明版图,那是后世子孙该干的事情,朱慈炯不打算越俎代庖。

但就当前而言,朱慈炯觉得扶持冯双礼作为印度王,似乎也不错,冯双礼在历史上大明崇祯殉国,满清入关,张献忠死了以后,追随孙可望,后来孙可望与李定国发生矛盾,冯双礼进攻李定国不成后归顺,被封庆阳王,最后满清进攻四川,冯双礼被部将狄三品出卖以后归顺了满清,按理来说,这种变节之人,朱慈炯不会考虑由其掌控一域,但正因为冯双礼这几年一直在印度转战,相比起大明任何一人都要了解印度,这才被朱慈炯选定为最终人选。

但印度与澳大利亚也有不同之处,澳大利亚在西贼入侵之时都属于人烟稀少的荒芜之地,甚至没有诞生出一个统一的政权,这在朱慈炯的眼里,纯粹就是没有开化的土著,而且西军不管怎么说还有七八万之众,以李定国的手段,在澳大利亚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并不困难,但不管怎么说,七八万西卒立根异域,想要将那么大一块地盘实行汉化,这根本不知道需要多少年,只能靠李定国慢慢去经营,如果成功,澳大利亚将成为另一块比大明小不了多少的汉家之土,至于最后能不能受大明掌控,反倒并不重要。

而印度这块地盘上的土著,骨子里面刻着的都是奴性,两千年来,印度被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腊人、贵霜人、白匈奴、突厥、乌兹别克、阿富汗、蒙古人先后征服,完全可以说,这个民族早已经丢掉了自己的民族自尊,即便朱慈炯受过正规的现代教育,脑子里面没有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