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真是命好,自香港登船,沿着海岸线一路向西,风平浪静,550海里的航程,没有任何的风波。这一路上韩策有足够的时间与黄兴及马汉另一名自日本回国参加起义的广东籍同盟会员聊天,十几天下来,韩策基本可以听懂马汉的广东话了。

从武刀寨在古里寨以东12公里登岸,顺利地在古里寨找到了接头人。

从接头人口中,黄兴总算了解了廉州起义的最新情况。

“王和顺退出廉州后,转而西进钦州,途中打败了跟过去的巡防营,缴获了一批枪械弹药,顺势袭占了防城,在与刘思裕的万人会合兵一处后,北上打下了只有很少清兵守卫的钦州。义军本想着在官军抵达前北上夺取灵山,造成更大的声势,可惜没有成功。损失了不少骨干。现在队伍退回钦州防城一带……”

接头人个子矮小,尖嘴猴腮的,但头脑清楚,几句话就将局势解说的清清楚楚,似乎是受过正规军事训练,在一旁听着的韩策心里琢磨着。

“总算没有误事,总算赶上了。”黄兴长出了口气。他最怕的就是听到起义失败的消息,对于没有打下灵山并不在意。接着追问道,“义军还有多少人?是刘思裕指挥还是王和顺指挥?”

“目前大约有1500人左右,但枪弹很少,名义上是王和顺指挥。不过,刘思裕的手下有些不大服气。”

“我们马上去钦州。”黄兴兴奋地搓着手。“赵声的部队过来了吗?”

接头人看了眼韩策和马汉。

“他们都是跟我从日本回来的可靠同志,他叫马汉,肇庆人。那一个叫韩策,山东济南府人氏。”

“还没有,赵声的广东新军第一标据说早已上路了,还没有取得联系。”老厉低声道。

“赵声是谁?”韩策插话道。

“广东新军标统,刚接任的。是我们的同志,他去日本时,你恰好回山东了。”马汉低声道。他当然想不到韩策是潜伏在同盟会卧底,不过不是清廷的卧底。

“广东组建新军了吗?我还是第一次听说。”韩策问道。

“目前只有两个标。不过。第二标只是一个空架子。根本拉不出来。赵声是坚定的革命同志,去年曾准备去湘赣指挥起义,可惜没有来得及。这回如果他带的第一标反正,我们就可以彻底占领廉州府。西进南宁也不是不可能。”黄兴对于两广局势比韩策了解的深的多。“老厉。你马上派人卸货,准备交通工具,我押送武器去钦州接管指挥权。但你不要去了,你的任务是联络赵声,这是最当紧的。”

“好的。”接头人老厉答应了一声,“这一路倒是安全。王和顺已经派人前来接应了。但前日听说了一个消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听说镇压了湘赣起义的山东第五镇来广东了……”

“是真的!这支鞑子的鹰犬与我们有血海深仇!没关系,他们客军远来,水土人情均不服,用不着害怕。”黄兴信心满满,早想着真刀真枪与满清干一场,此刻的黄兴豪气干云。

“黄先生……”老厉似乎还有话要说。

“我现在姓林。”黄兴微笑道。这两年他回国总要化名。

老厉点点头,“鞑子第五镇是北洋六镇之一,据说在彰德秋操大出风头,连袁世凯的兵都不是对手。他们是一个镇,足有一万多人,就算加上赵声的队伍,我军满打满算不过三四千人,怕不是鞑子的敌手……”老厉有些迟疑,“第五镇显然是来对付咱们的,如果咱们暂时销声匿迹,或许他们很快就退回山东了。到时候再干,把握更大一些。”

“这个老厉不简单。”韩策在心里想,但是黄兴不会同意的。

果然……“不能这样想。”黄兴看了韩策一眼,因为韩-->>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