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下午,屡次接到中枢电示方略的唐绍仪到二十镇司令部,与二十镇主要军官们商议局势。唐绍仪开门见山说如今关外就靠你们了,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我是个文官,不晓兵事,请各位谈谈迎敌之策吧。

这是获悉吉林“异帜”后的第一次正式的军事会议,却由唐绍仪这位文官主持。

张绍曾、吴禄贞及张作霖都成了闷葫芦,低着脑袋不吭气。

唐绍仪等了许久,心里烦躁起来,敲了敲桌子,“火都上房了!你们倒是说话呀。”

张绍曾叹一口气,“不过是个‘打’字。但是,唐大人,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计算实力,我们二十镇肯定是打不过人家的。”

他是统制,他开了口,别人就好说话了。吴禄贞根本就不想打。反清是吴禄贞的目标,现在机会终于来了,但亮出反清大旗的却是近年来镇压革命党颇为卖力的龙谦部。这个让吴禄贞有些腻歪。不过,吴禄贞不是黄兴,更不是孙文,他跟蒙山军并无直接的仇恨。在广州首义,山东、吉林快速响应后,吴禄贞第一时间就找了张绍曾,提出就此反了,先推翻满清,再与龙谦理论的建议。

吴禄贞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时机,此时不反,难道要等满清干掉龙谦再反不成?当然,如果蒙山军反清成功,自己一样没有机会了。

张绍曾同意吴禄贞的判断。他顾虑的是张作霖。三十九协的实力强于四十协,而且该部军官都效命于张作霖而不是自己。若是张作霖不从,事情就难办了。除非现在即发动,乘张作霖各部未得集结便动手。

张绍曾有些犹豫,没有立即同意吴禄贞的意见。

张作霖呢,一门心思盘算如何保存自己辛苦多年积攒的一点本钱,更不想与陆大山部火拼。现在天下大乱,有兵就是爷,做惯了墙头草的张作霖在广州通电及吉林举事后首先就要评估局势。跟他的几个铁杆兄弟已经密商了两次,反复分析,张作霖凭借自己掌握的情况认为这次满清悬了。即便不完蛋就剩下一口气了。

“不到万不得已。不跟北面开仗。尽量看看南面的局势,如果龙谦得势,自己将干掉吴禄贞和张绍曾,为龙谦献上奉天这份厚礼。如果朝廷打下山东。龙谦败走江南。那就狠下心与北面血拼吧。”惯于借势而起的张作霖确定了他的总方略。

不过这个心思藏的很深。跟谁都没提。只是要大家伙儿掌握好部队,随时准备战斗。

“中枢已有对策,第六镇将是你们的后援。”见张绍曾说二十镇实力不济。唐绍仪冷冷道。

“第六镇上来,也未必是人家对手!我在吉林有些关系,十八镇的实力可不止一个镇,他们厉害着呢,光是骑兵就不下五千人马。”张作霖慢吞吞说道,“不过,十八镇的兵一部分在黑龙江,他们要准备很长时间才能南下,我们倒是有时间,不如狠着劲儿招兵吧,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

这个小个子总是过于圆滑。唐绍仪想。

“招兵?”张绍曾很讨厌胡子出身匪气极重的张作霖,“现在招兵顶个屁用?北面会给你三个月的时间吗?”经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张绍曾总是觉得,没有三个月就不能练出兵。

张作霖一摊手,别过脸不吭气了。

这天的会议什么结果都没有,连如何集结部队,准备将战场设在哪儿,对手可能沿哪条路攻击都没有研究。纯粹务虚了。

唐绍仪郁郁不乐地回到巡抚衙门,幕僚立即送上刚收到的军机处电报,说第六镇正在集结,不日将拔营东向增援奉天,为加强奉天的军事指挥,已指派良弼前往奉天统筹奉天军事。要唐绍仪切实监督第二十镇之动向,不得有误。

朝廷被叛变吓怕了。唐绍仪苦笑,连自-->>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