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豪所在的部队自高密防御战之后又脱离了14师的指挥变为了军区直辖,在14师的掩护下一路向西北方向的杞城撤退。部队开始怨气冲天,令16旅的中高级军官苦恼不已。该旅山东籍兵员超过了80%,对于“纵敌深入”深为不解,师主力被围在青岛,我们却不停地向西撤退,上面究竟是怎么指挥的?高密又不是守不住?为什么撤退?丧师虽然过了,但失地却是实实在在的,这个结局怎么跟父老乡亲解释?配属他们的民工队也深为不满,看看你们,这么多的枪炮,为什么不跟小鬼子打?你们究竟要退到哪里去?

民工队的成员基本都是胶东人,他们的家乡已陷入敌手。带队的多是县乡两级的官员,一些关于动员方面的文件是要给他们传达的,有关日军在胶东数县的暴行被国防部宣传局及中央军区政治部整理出来,下发给部队以提振士气,这些材料透露出来,更增添了民工队的怨气,有的领队说,你们如果这样再退下去,我们就不伺候你们了!

好在部队在杞城东南停下了脚步,接到就地休整的命令。当地政府已经为部队准备了驻地,腾出了好几个村子以安置这支山东子弟兵。16旅在这里补充了500名预备役士兵以及大批弹药,却没有接到反击或者就地构筑防御工事的命令。第6师以防御成名,对筑工有着极高的要求。虽然没有接到命令,但曲致庸旅长还是带着团营长们勘察地形,研究部署防御。

陈豪的1营单独驻扎一个村庄,了短期的战场休整。一天前,军区政治部王主任带着一个小组来到46团驻地,代表国防部授予46团“攻如猛虎”锦旗一面。这是对46团青岛攻坚的表彰。根据惯例,获得团级荣誉的部队永远不会裁撤了。随之是对46团立功官兵的授勋表彰,凡是参加青岛攻坚的官兵都获得一枚“青岛战役纪念章”,立功官兵则另有奖赏。陈豪获得一枚二级英雄勋章,这是46团乃至16旅对于个人的最高奖赏。率先攻击小湛山一号堡垒的2营却没有获得荣誉。

青岛战役已经结束一个多月了。因层层报批。直到现在才将相关的奖赏定下来。军区政治部的王主任亲自给陈豪少校戴上了英雄勋章,对陈豪说,“军区封司令非常欣赏你的勇敢,好样的!希望你在接下来的战役中再立战功!”

随同王主任来的《国防报》记者对陈豪做了专访。

当天。兴奋不已的陈豪将勋章及奖金全部寄给了妻子。并附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右手的伤尚未彻底痊愈。写字受到了影响,字因此写的巴巴拉拉,但陈豪不在乎。已经告知了妻子自己的伤势。越是这样妻子反而越放心。

上午在接到团部的命令后,陈豪带着通讯兵骑马到五里外的团部集合,村子里的百姓并未疏散,街上到处是嬉闹的孩子们,没有一丝大战来临前的特有气氛。陈豪牵着马出村,一路上都有村民热情地跟他打招呼。

村北的大道上通行着一眼望不到头的行军纵队,汽车牵引着火炮,更多的畜力车拉载着弹药及食品,士兵们的步枪横着架在背包上,埋头疾走。这是急行军的节奏了。陈豪注意到这支部队尚未配发钢盔,步枪和重机枪也是老式的,估计是新调入战场的援军。

陈豪牵着马挤过纵队,引发人家的不满,“乱挤什么?”

“对不起,对不起,”陈豪对一名朝他瞪眼的中尉歉意地说,“你们是哪部分的?”

“你是哪部分的?”中尉反问道。突然看清了陈豪领章上的那颗金色梅花,眼前的青年军官竟然是少校!于是立正敬礼——国防军军规,同一支部队,职务低的要先向职务高的敬礼。不同的部队,军衔低的要先向军衔高的敬礼,“报告少校,根据上级命令,不得透露我部番号。”

“好吧,祝你们胜利。”陈豪还了个礼-->>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