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洵看得大碍三字这才放下心来道:“秦将军,皇上之意甚为明子,让我等尽快灭了张献忠。不知秦将军有何良策?”

  秦良玉站起来对着墙壁上的地图道:“杀敌千自伤百。张献忠乃是百足之虫,若想战而胜。恐怕很难。况且他龟缩在城不战,若是强攻,只怕会适得其反。”

  经过三月风尘战事,侯洵人显得更黑了,精神却是特好。他捋胡须道:“秦将军所虑甚是。若是粮食充足,以兵围之倒不失为良策。奈何,我军粮食有限。依老夫看来,张献忠将近二十万的精兵困在的夔州、梁山、忠州和涪州等四州,他们的粮食也是有限,每天的吃喝除了打劫便可得。以张献忠专门欺软怕硬的性格,在如此劣势,必定不敢轻易与我军交手,说不定还会打着逃跑的打算。我们不妨设个局让张献忠自己来钻。”

  秦良玉不愧为代名将立即明白侯洵的话:“不错。张献忠缺粮,若是听得朝廷送来大量的粮草,焉能不动心?而我军又集兵力专攻涪州,只怕张献忠必定派兵从夔州和梁山出发劫粮。”

  侯洵拍手称道:“秦良玉果然不愧为女诸葛。下子便想出妙计。来的人少又抢不下粮草,只怕张献忠会为了那子虚乌有的粮草而出动主动。不管他对粮草动心不动心,只要他出得那乌龟壳,便要他有去回。秦将军,我们不妨研究下具体的事宜。”

  秦良玉儿子马祥麟向前步道:“侯大人,从南京运粮入川,最为便捷就是水路。沿长江而上,直达成都,再转运至此处。若想劫粮,张献忠必在、这两地下手。不利埋伏,恐怕难以全歼劫粮之人。”马祥麟对这位瘦小的人侯洵向来不怎么喜欢,认为他是来抢母亲之功劳。

  侯洵目光向秦良玉看眼道:“兵法有云:水常形,兵常势;兵宜因地而战,因势而导。张献忠若来劫粮,我等又何须在他们劫粮之时动手。”

  马祥麟露出疑惑的表情:“不在他们劫粮之时动手,那是在他们前来这路设伏。可我们又如何掌握他们的行程?”

  侯洵微微笑道:“只要我们让张献忠知道那里有粮就行,而要去那劫粮只有两三条道路。蜀本多山多狭谷,随处可设伏。若是来了,我们便是守株待兔了。”

  马祥麟心佩服道:“侯大人好计策,末将受教了。”

  秦良玉呵呵笑道:“同为朝之臣,何须如此多礼。不过,麟儿你可得多向侯大人学习取经才是。”

  侯洵笑道:“不敢当。马将军乃是名门之后,我老头子又岂敢卖弄。切磋倒是妨。”

  秦良玉知侯洵如此客气也不再多言道:“麟儿,你立即派出所有川人细作,恰到好处的让张献忠等人知道我们不够粮食,朝廷给我们送来的粮食已经到了成都准备运往此处。”

  马祥麟拱拳道:“末将听令。”

  秦良玉继续道:“于大海、李占春我命你二人各领二万人马佯攻忠州。务必让敌人误认你等所率之军为四万。若遇敌,非十足把握不可与其战。违令者斩!”

  于大海、李占春齐刘向前道:“末将听命!”

  于大海、李占春乃是四川较有名气之将领,行军打仗的经验丰富,不出意外必定能完成此等任务。

  秦良玉又道:“佯攻涪州之事便由侯大人亲自主持了。曾英、杨展各领三万人马由侯大人指挥。”

  侯洵却是反对道:“如此来便分去十万人马,秦将军麾下只余下万人马,只怕难以将前来劫粮之人全部吃下。这样吧,我只带四万人马,多留秦将军两万人马。”

  秦良玉皱眉头道:“侯大人,此举不妥。若是张献忠识破我等计策,你只带如此少人马,只怕不太安全。”-->>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