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侯大帅命李占春深夜冒充孙可望部骗得忠州城门大开,挥师前行,灭敌四万余人,夺得忠州城。张献忠再力扩展地盘,只能龟缩在夔州。

  父皇,儿臣认为西蜀已经初定。此乃天大的捷报。实属可喜。”

  朱慈口气将自己所知的信息说了出来,口气当不乏对侯洵运筹帷幄、金戈铁马的羡慕向往不已。

  崇祯微笑的听着,对朱慈的心情是相当的理解,那个少年不怀将军梦?秦良玉与侯洵果然不负我之所望。当下道:“呵呵,这次秦将军与侯大帅为大明立了大功。儿,当如何做?”

  朱慈怔,他看到公上的捷报便兴奋的给崇祯报信那里有想到如何应对此次大胜,不过,代为监国的这段日子也不是白过,立即回道:“回父皇,此次乃大明数年来的从未有过之大胜。当诏告天下,以振军心。更是封赏有功之人,战死之烈士当按父皇所提,其骸骨当入烈士英魂墓,其家属优先抚恤。再传令秦将军戒急戒躁继续稳打稳战,务必将流寇张献忠这个大毒瘤彻底的消失,还西蜀个安定。随后继续实行分田入户之策,稳定民心,开荒种田,使百姓安居乐业。这是儿臣所能想到的,不知父皇还有何补充?”

  烈士英魂墓,乃是崇祯参考现代国社会的英雄纪念碑而建。战场上牺牲之士兵皆可葬于此,为的不仅仅是增强士兵对大明的忠诚,更重要的是为了士兵的后顾之忧,从而使大明的兵力上升。

  从秦良玉与侯洵的战绩来看,烈士英魂墓的做法起到不少的作用。

  崇祯轻轻笑道:“儿,父皇没什么要补充的。你做得很好!看来你对国事十分上心也很用功。就按你意思去办吧。民为天下之本,失民则失天下。对烈士之抚恤,对百姓之策略,可作为传世之做法,须用心去做。否则,大明又会将士不归心,流民遍千里。儿须切记!”

  朱慈恭声道:“儿臣谨记父皇之教诲。”

  崇祯满意的点点头,朱慈之孩子聪明好学,相信在自己的教导之下,将来必定是明君。压下心头的欢喜,问道:“除此大胜之事,儿可有其他事宜?”

  “嘻嘻,还是瞒不过父皇的慧眼。”朱慈脸上轻松的笑道,“还有事,张献忠于前日在夔州称帝,号大西皇朝。不知父皇有何看法?”

  崇祯将身子往后躺舒服的靠在厚厚的被褥之上道:“张献忠已是锅的蚂蚁,只待锅底的火烧旺起来,便是死路条。看法只有个,让秦良玉与侯洵小心应对,莫要使得夔州城血流千里便可。现在呀,人口是大问题。全国上下,可耕之地还多着呢。”

  朱慈应道:“父皇英明。那儿臣先行告退。”

  崇祯摆摆手道:“去吧。好生安排各项事宜,有你母后陪伴朕便可。”末了加上句道:“关注下工部方以智那边的进展,若是有什么好消息,随时通知。”

  周妤看得朱慈远去方道:“皇上,儿进步很大,知事而慎行。全赖皇上的教导有方。”

  崇祯微笑道:“皇后过誉了。儿的确进步,可是还不够。为君者不仅知事而慎行更应知人善用。朕听王承恩说,最近儿与阮大铖等人走得密切,却疏远朕辛苦为其收揽的人才阎应元。”

  周妤脸惊奇:“阮大铖乃是南京有名的清流之士,臣妾认为,与之相交也非坏事。而阎应元却是幅冷冰冰之相,谁见了他也必定不喜。”

  崇祯皱了皱眉头道:“唐太宗有魏征之谏,方得太平盛世。阎应元便有着魏征之才。皇后,你也落入以貌取人之俗套了。而阮大铖此人看似表人才,却是心怀鬼胎,不可不防呀。”

  周妤急道:“皇上,那儿岂不是引狼入室,危险之极?皇上怎么不通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