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大顺军退去,城楼之上的明军顿时欢呼起来。很明显,这是大顺军见强攻不下才退去。初次交战,明军小胜。

  吴三桂却是沉思,满清鞑子不是与大顺军起进攻的么?怎么方献廷那边毫信息,难道出了什么纰漏不成?还是满清耍什么阴谋?

  正在思虑间,书记官前来报道:“禀告将军,此次我军阵亡二千三百六十人,炮耗费三十枚,弓箭万多支,滚石消耗三分之。其他数据还有待核实。”

  大顺军估计损失万多人,此战当算小胜。可对方兵力充足,自己却是损耗不起,此后的战事只怕更加艰难。吴三桂定了定神道:“传令下去,救治伤兵,清理尸体。

  郭云龙换下胡守亮,注意大顺军举动,勿要给他有机可趁。”

  求个票票与收藏,各位国庆秋更快乐

  ,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卷四、三足鼎立势-卷五、勇义铸碧血

  第六十四章、战山海关二

  六十四章、战山海关二

  回得帐,李自成扔手皮鞭,环顾立于两边的众将士,冷哼声道:“山海关城高墙厚,满清又迟迟不出兵夹攻。强攻半日竟然连外城也未能拿下,诸将可有对策?”

  刘宗敏等人你看我我看你,皆脸现奈。那里有什么对策。围城而攻,比不得两军对战勇者胜,攻方必定损失惨重。而山海关又是天下少有的雄关之。

  看得诸将毫对策,李自成心阵长叹,忽然又想起军师李岩,只要有李岩在,不管什么样的难题似乎都迎刃而解,还有国师宋献策。呵,这个宋矮子生得风流倜傥却是五短身材,不过这宋矮子却也是满脑子的鬼点子,每逢有什么难题也会使出奇招怪抬破之。李岩的正与宋矮子的奇,堪称大顺军的顶梁柱主心骨。要是他们有他们就好了,可惜,他们纷纷或多或少的因自己而离大顺而转投朝廷。难道我李自成比不上那昏庸的崇祯么?

  人总是这般,在身边之时总是不珍惜,非要失去之后才觉得贵。奈却是回头太难。李自成正是此种心态。

  李友眼珠转,心里暗自思忖之后,想出了条计策,向前道:“闯王,臣认为我等吃亏在于没有攻城武器。既然如此,不如我们三面同时进攻,分散其注意力。也可减小明军火炮的杀伤力。”

  众将阵错愕,就连李自成也是颇为吃惊。李友竟然能想出对策,实在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原来,李友乃是李自成同村之人,生得五大三粗,身跟李自成所学的霸王功亦有九成火候,善使柄狼牙棒,作战之时勇猛之极,当得上员猛将。李自成夺得京师后便封其为果毅将军。军衔比刘宗敏还要高。只是其人勇则勇矣,却是头脑简单,根肠子直通底。所以其品阶比刘宗敏还高却只是掌军为掌权。

  谁也没有想到向被视为头脑简单之人竟然想出此等办法,又岂不让众人吃惊,他是大智若愚还是扮猪吃老虎?

  李友看得众人惊讶的脸,咧嘴笑道:“嘿,本将是不是很聪明。若是在三面强攻之时,本将率队人马攻入西罗城,再行内外夹击之事,外城必可下!”随后摆出幅酷样。

  李自成沉吟了下道:“本王看李友的策略可行,不知诸将有何意见?”

  田见秀细想了下道:“大王。若是三面强攻。旦攻不下外城。我军必定损失惨重。臣建议。速遣人与满清联系。再行起强攻。举拿下山海关方为上策。”

  萧云林轻捻胡须道:“若是鞑子肯出手攻击吴三桂。必定早已出手。又何须等到我方去催?”

  李自成问-->>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