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皇上。”百官又跪了个响头才站起来,还不敢入席就坐。因为皇帝还没有入席。

  崇祯含笑道:“众爱卿入席吧。”说完,便率先坐下。

  百官这才坐下。左良玉心头很是不忿,***,又给你跪了两个响头,待会要你连本带利吐出来。这狗皇帝身边的那个便是周皇后么。啧啧,真是大美人!与自己府内的九个小妾比,她们只能算是稍有姿。唉,好菜都给猪拱了!

  崇祯与周后独占桌,楚王却与左良玉桌。

  众人俟坐下,仆人便手捧酒菜流水般的端上来。不会,便摆满桌子。却是普通之极的菜肴。

  崇祯手捧酒杯站了起来,百官也连忙端起酒杯站了起来。

  崇祯高声道:“众爱卿,朕很高兴你们能到此为朕接风洗尘。可想到天下百姓还在愁吃愁穿,于是朕与楚王商议,此次宴席就不能太铺张了。希望这些酒菜能合大家口味。”

  百官齐声道:“皇上仁慈。我等应当以皇上为典范,节俭为上。”

  “很好。”崇祯微笑道,“诸位爱卿果然有体贴百姓的爱心,朕替万民谢诸位爱卿。来,满饮此杯。”说完,口喝完手酒。

  百官又齐声道:“不敢。”然后也饮手的酒。

  老太监连忙又给斟满时,崇祯又拿起酒杯道:“朕失去京师以致使祖先蒙羞,实乃脸愧对。然而,有着诸位爱卿日夜替朕忧劳,替朕平流寇护卫朕的江山。请再满饮此杯!以表朕之谢意。”

  百官对这位崇祯皇帝的自责并不见怪,因为他曾经五次下罪己诏。

  第六次便是崇祯上吊前所写的遗书。但是张杨穿越而来,使崇祯死而不死,从而便成了五次。

  崇祯皇帝的第五次罪己诏是在崇祯十七年。

  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初日,闯王李自成在西安称帝,立国号“大顺”。李自成随即分兵两路剑锋指向北京进军。正月,朝廷拜大学士李建泰为督师,出京抵御大顺军,为了鼓舞士气,崇祯帝隆重地在平台为即将代帝出征的李建泰举行“遣将礼”。不料,风云突变,三月,李自成大军即兵临北京城下。十日,崇祯于仓促之第五次下诏罪己,崇祯帝在罪己诏写道:“……朕嗣守鸿绪十有七年,深念上帝涉降之威,祖宗托付之重……朕为民父母,不得而卵翼之,民为朕赤子,不得而襁褓之,坐令秦豫丘墟,江楚腥秽,贻羞宗社,致疚黔黎,罪非朕躬,谁任其责?所以使民罹难锋镝,蹈水火,堇量以壑,骸积成丘,皆朕之过也。使民输驺挽栗,居送行赉,加赋多艺之征,预征有称贷之苦,又朕之过也。使民室如悬磐,田卒污莱,望烟火而门,号泣风而绝命,又朕之过也。使民日月告凶,旱潦存至,师旅所处,疫蔓为殃,上干天地之和,下丛室家之怨,又朕之过也。至于任大臣而不法,用小臣而不廉,言官前鼠而议不清,武将骄懦而功不举,皆朕抚驭失宜……忠君爱国,人有同心,雪耻除凶,谁公愤!……”。

  紧接着,崇祯帝又在罪己诏之外痛心疾首地写下了下列字,同样令人读罢之后有种说不出来的酸楚痛心之感:“朕以藐躬,上承祖宗之丕业,下临亿兆于万方,十有七载于兹。政不加修,祸乱日至。抑圣人在下位欤?至于天怒,积怨民心,赤子沦为盗贼,良田化为榛莽;陵寝震惊,亲王屠戮。国家之祸,莫大于此。今且围困京师,突入外城。宗社阽危,间不容发。不有挞伐,何申国威!朕将亲率六师出讨,留东官监国,国家重务,悉以付之。告尔臣民,有能奋发忠勇,或助粮草器械,骡马舟车,悉诣军前听用,以歼丑类。分茅胙土之赏,决不食言!”

  崇祯言辞是够沉痛恳,也真正有负疚忏悔的诚心,希望天下官民士-->>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